月经不调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红楼梦中把秦可卿的病说成是怀孕的医生
TUhjnbcbe - 2022/9/6 8:50:00
北京专治雀斑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1023/9596658.html

古代御医是皇宫专用的,也就是负责给皇帝看病的,相当于现在的院士级别,当然还有太医,服务于皇宫其它高官和后宫,相当于现在的专家,他们的医术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肯定是一等一的,要不就是医学世家,要不就是技术一流,不然是不会被朝廷重用的。

这些人在没有医疗器材的情况下,几乎通过把脉就可以确诊病情,然后通过传统的中医学、针灸、养生疗法对病情进行治疗,有时也会用家传的秘制药丸。

这些人学识渊博,对古代医学著作都有研究,而且有家传的秘方,这些太医御医在朝廷都是有编制的官员。古代没有西药,大多以传统的中药为主,医院最吃香的就是药方子,御医和太医就是靠着药方子救死扶伤。

江湖郎中是对官场,懂得医学的人的一种尊称,这些人大多不是专业的,当然也有相当优秀的,如果学术固然出众,在古代就会被朝廷重用,流落在民间的医生少之又少,所谓的江湖郎中,大多没有真本事,花言巧语,是为了骗取钱财。

《后汉书》中记载:“太医令一人、六百旦,掌诸医。”也就是在汉代,太医就是一种官位的称呼,是管理其它医生的,俸禄也不少,可从这句话来看只有一人,少之又少,可见医生在古代是稀少的职业,到了清代,有记载的御医也不超过13人。

封建社会的皇帝的皇帝都比较重视寿命,他们把自己的病情恶化归结于御医,很多的御医也是死于非命,正因为这种专权的个人集权想法,皇帝滥杀无辜让御医越来越少。

《红楼梦》中的秦可卿的了一场病,贾府虽未没落世家,可死而不僵,秦可卿又是贾府得力女流,得了病,自然要请最好的医生。御医肯定是不可能,那么能不能请得动太医呢?

贾母有病,是可以请太医看病,《红楼梦》中也有记载,当时一个六品太医给贾母看病。

“王太医不敢抬头,忙上来请了安,贾母见他穿着六品服色,便知是御医了。”

从这段话看出,御医都可以给贾母看病,如果把贾府堪称皇宫,想一下贾母的地位,不亚于太后,这样推断,一个太医给秦可卿看病再也正常不过了。

贾蓉没有任何官职,那个龙禁尉也是秦可卿死后拿钱买的,所以秦可卿在贾府是得力的后辈,是朝廷就是个平民百姓,想要请太医看病,自然不符合当时的体制,如果太医随便给人看病,就没有什么权威,这是给皇家丢人。

所以给秦可卿看病的自然是民间郎中,也不乏是江湖郎中。

红楼梦第十回尤氏看着秦可卿病的不轻,感叹道:

“我心里倒像针扎似的,你们知道有什么好大夫没有?”

由此可见,贾府上下都为秦可卿提心吊胆,医院的御医,要不治好,要不就说你们准备后事吧,也不至于尤氏说出这样的话。

秦可卿有绯闻,尤氏心里和针刺一般,从这里看出,天香楼事件没有多少证据,尤氏都这样,贾珍哭得和泪人一样也正常,都是觉得秦可卿不该离去,惋惜之情。

有一个张友士,给秦可卿把脉,原文就不引用了,大体意思就是说秦可卿月经不调,心气虚,肝火旺,不思饮食,精神萎靡不振,四肢酸软,脉象不稳,或许是喜脉。说秦可卿这病耽误了,早治疗早都好了。

仔细想一下,如果贾府请的是御医给秦可卿看病,怀孕这样的事情能看不出来吗?

由此判断,给秦可卿看病的就不是御医,秦可卿没有这个资格,贾元春也没有成为妃子,不然就是皇亲国戚,请个太医理所当然。太医院也有这个义务。

再者前面说的贾母为何能够享受御医的医疗服务,那是42回的内容,这个时候的贾府有贾元春撑腰呢。秦可卿死的时候,宁国府虽然风光办葬礼,可贾元春还不是贤德妃。

曹雪芹用医生这件事,说出了当时阶级体制的弊端,皇权主义的缩影,这是一种痛恨,一种反驳,用一个江湖郎中的胡言乱语讽刺当时的礼教和阶级矛盾。

这是贾元春成名之前和之后贾母和秦可卿看病的鲜明对比,也暗示着封建社会的成王败寇,也在说明贾元春对贾府的影响,秦可卿是封建社会的牺牲品,即便是御医在身边,也不会给看,眼睁睁看着秦可卿死去,这在古代封建社会皇宫很正常,因为竞争,有时候御医还协调皇后等故意杀害妃子等,医生成为了帮凶。

《红楼梦》中出现了很多的江湖郎中和虎狼之药,想说明什么,吃人的社会,鲁迅也很喜欢红楼梦,他看出来医生是救不了末世的,只有文化才可以唤醒一个人的灵*,鲁迅放弃医从文了,曹雪芹不敢直言,只能满纸荒唐言,可道理就在其中。红迷们,红楼梦爱好者慢慢品吧,这本世界名著真的很有意思,万花筒,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
查看完整版本: 红楼梦中把秦可卿的病说成是怀孕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