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讲透月经不调的理法方药,提高疗效主讲
TUhjnbcbe - 2022/7/13 16:23:00
青竹中医让中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第篇,医路漫漫青竹相伴。来源|中国中医

导读

月经不调?不知道怎么下手?治了很久,依然治不好?可能是方向没找对!

月经不调几乎会困扰每一名女性,很多女性被月经不调折磨的身心俱疲。

治疗月经不调,小编被北京中医药大学杨桢老师的学识和临床效果深深折服。

从杨桢老师的治学和行医的经历,小编找到了中医治疗月经不调准确率高的原因。一个好的中医绝对不能故步自封,要不断地总结、融汇古今的经验。

“气多血少”是女性的基本特征

无论是从《内经》《难经》,还是从历代医家关于女科的论述,甚至是家传手抄本医书,只要能够寻到,杨桢老师从古籍中,孜孜不倦地吸收着治疗月经不调的经验。

在和杨桢老师交谈中,小编得知,突然有一天,杨桢老师在一本看了几十遍的医书里,被“气多血少”四个字深深吸引,书中说女性恒定的是“气多血少”。

杨老师讲,后来就像开了窍一样,“气多血少”是女性的基本特征,辨证辨气血,从“气多血少”上面去思考,成功率要更加高一些。

“凡妇人众阴所集,常与湿居,贵乎血盛气衰也。”

“血盛气衰,谓之从,从则百病不生。”

“若血衰气盛,是为逆,逆则诸症生。”

杨桢老师把书中重要的观点摘了出来,希望大家能够记住。

处方在健脾、和血、行气之间权衡

相对于中医分型论治,治疗月经不调,杨老师推荐系统掌握调经十五法,处方在健脾、和血、行气之间权衡。

调经十五法,从独特的角度,按照人的年龄从小到大,从14、5岁月经来,一直到后面45岁左右月经断,不同的年龄期,月经不调的出现特征不一样,根据这种不一样,在我们的方剂大法中进行调整。

比如,治疗十五法之八:止经汤,古代女性十五六岁结婚,到了二十七八岁的时候,可能出现的典型症状,综合女性月经不调的各种因素,处方选择在健脾、和血、行气之间权衡最优解。

除此之外,杨老师还强调,在继承古人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还要结合现在的对月经的研究,更加透彻的掌握月经的生理、病理、规律、机制、来龙去脉。

牢记月经的生理

比如,杨老师在讲到月经的生理时,强调这两张图要牢牢记在心里,去看病人的时候,了解病人月经的时候,了解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时候,脑袋中需要有这两张图。

借鉴西医的看法

同时杨老师还讲,一个好的中医绝对不能故步自封,我们还要认识到西医对于这个病是怎么看。

西医的看法我们可以借鉴,他们的办法我们可以学得来,这是我们的中医产生的一个条件,比他们还厉害的一个原因。

理解月经的病理

我们不断地把古和今结合起来,比如,人类的子宫内膜周期性的生理损伤和修复,可以说是生理变化,也可以说是病理变化。

如果我们简洁的概括,它就是一种强烈的炎症状态。大家想一想,人类所有的溃疡,都会让人非常痛苦,口腔溃溃疡就这么一点,有些人必须得吃药,不吃药就是难过。

能够和月经相提并论的我们人体内的组织破坏,只有这两种,一种就是月经,一种就是我们所说的结肠炎。

很多时候,治疗一些女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时候,她的月经不调也治好了;在治疗月经不调的时候,她的大便不正常也好了。

杨老师总结:事实上它们很多机理相近,共享部分相同的机制。理解了女性月经不调的病理,就理解了女性的很多疾病原因。

开设月经不调专题讲座

非常荣幸,诵明书院邀请到了杨桢教授,围绕月经不调,开设专题讲座,结合古今,透彻讲解月经不调的理法方药。

争取通过月经不调专题的讲解,让大家在治疗妇科病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取得更高更好的疗效。

课程内容:主讲老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杨桢教授适宜人群:

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生或者是医疗从业者,中医爱好者,以及长期被月经不调困扰的女性。

购买过程遇到问题,可以联系我们的客服

▼往期回顾

(点击图片直接阅读)

▼御用客服

▼版权申明

作者/重楼排版/重楼校对/青竹学术部

本文由青竹医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转载文章,请联系客服

戳阅读原文参与投稿

▼10万稿酬等你来拿

分享,在看,点赞,三连支持一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讲透月经不调的理法方药,提高疗效主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