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ldquo艾rdquo身体,l
TUhjnbcbe - 2022/6/27 17:22:00
祛湿驱寒冬病夏治三伏灸寒是万病之根,湿是万病之母,风是万病之首,火是万病之华。在阳气最旺的夏季艾灸,与艾火的纯阳,双重阳气作用与人体病灶,祛除一切寒湿,打通经络,也就是所谓的“冬病夏治”。

为什么要做三伏灸?

冬病夏治源于《*帝内经》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三伏天人体阳气最旺,经脉气血最充盈,这时候出手治疗寒病,施行得法,即可断根!“三伏灸”是中医最具特色的顺应天时治病的法宝。它是依据“天人相应”之理,结合天地人最盛的三伏之阳,陈年艾草所藏的天地纯阳,以及灸火之阳,三阳合一,深透经络乃至骨髓,彻底拔除寒气、湿气、陈年病气,标本兼治。艾灸有温经通络、升阳举陷、行气活血、祛寒逐湿等作用,在“三伏天”施灸就能增加机体的修复功能,针对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感冒、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颈椎病、腰腿痛、冻疮、手足发凉、女子宫寒、以及脾胃虚寒类疾病有显著的疗效。适宜人群

1.上班久坐族

每天久坐少动,气滞血瘀,经常腰酸腿困、四肢乏力。艾灸可疏通血气。2.熬夜*

经常熬夜,身体透支,气机壅滞,经常感到疲惫、注意力不集中。艾灸可调理气机。

3.空调*

暴露在办公室空调下,寒湿侵体,易患风湿、关节炎病,出现关节疼痛等。艾灸可祛湿驱寒。

4.体寒女性

体寒、气虚,经常手脚冰凉、痛经、月经不调,或受妇科病困扰。艾灸可以温经护阳,呵护女性胞宫健康。

5.肾虚男性

肾气虚弱,经常腿困腰酸,性生活不和谐。艾灸可培补肾气。

6.老人

年老体虚,元气不足,走路吃力,爬楼梯费劲。艾灸可填补阳气,使老人身强力壮。

7.小孩

体质虚弱,易生病,脾胃功能不佳,不长个儿等。艾灸可以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8.慢性病一族

鼻炎、哮喘、支气管炎、肠胃炎、咽喉炎、高血压等慢性病人群,脏腑功能衰退,气血亏损,阴阳不调。艾灸可平衡阴阳,调养脏腑,调动人体机能,对调理身体很有优势。

9.易敏体质者

卫气不足,容易过敏。艾灸可益气固表,调畅气机,增强对外界的适应能力。

10.亚健康人群

体检正常,但气血阻滞、不通畅,总感觉身体哪里不舒服。艾灸可通经络,理气血。

年三伏灸时间表

伏前灸:年7月6日——7月15日

初伏灸:年7月16日——7月25日

中伏灸:年7月26日——8月14日

末伏灸:年8月15日——8月24日

伏后灸:年8月25日——9月3日

三伏灸禁忌

·孕妇,有严重心血管疾患伴有心功能不全者;

·严重贫血症患者,精神病患者;

·有明显出血性疾病者;

·有内脏出血倾向、出现大量咳血或便血者;

·患重症以及急性传染性疾病者;

·出现高热神昏、高血压危象的患者;

·正处于肺结核晚期、哮喘发病期、抽风期的患者;

·严重阴虚火旺者;

·处于过饥过饱、大汗淋漓、醉酒、身体极度疲劳甚至衰竭的状态的人群;

·皮肤过敏严重者的患处;

·动脉搏动处;

灸后注意

1、艾灸后不可以马上洗澡。一般情况是洗好澡后再艾灸;或者艾灸结束,隔6小时后再洗澡。

2、不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3、保持心情平静,这样才有利于使艾灸达到更好的疗效。

三伏灸的时间频次

①最佳频次:每年灸一疗程。每伏的前三天最好,上午11-下午1时,其次是上午10-11时。

②艾灸时间:时间由短渐长,量由小而大。因此初伏日之前就可开始行灸(即伏前灸),让身体逐渐适应。伏日结束后,再加以巩固(即伏后加强灸)。

③连续巩固:虽伏日前三天为最佳,但把握好整个三伏,期间根据自身体质适当持续施灸更好。

:三伏灸重在预防,当疾病复发严重时,艾灸虽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如需及时治疗,还应就医诊治,以免延误病情,如:高血压危象、肺结核晚期、急性传染性疾病等。

三伏灸预约

治未病科

夏季三伏灸开始预约啦

“参与转发朋友圈,失眠贴免费送”活动进行中,即日起至7月15日,参与
1
查看完整版本: ldquo艾rdquo身体,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