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访者:女士、三十多岁
彦方
解决因为情绪、不合理认知导致的月经不调
人家的月经都是一月一次,在我这儿从来就是如影随形。体育课她跟着我、考试她跟着我、旅游她跟着我,聚会、参加活动,无一例外的不离不弃,特别爱凑热闹。每次来月经,都得折腾半个月以上。
妈妈着急,医院。我却和”挂妇科”结了仇。光这词不好听也就算了,医院那个大喇叭的叫号器,嚷得全世界人都知道了。十几岁的年纪,又是极其爱面子的人,本来就是想躲藏的事,医院就都摆在面上,这一张张带有妇科字样的单据让我情何以堪啊。
对看病心里有抵触,效果自然也不会太好,而且有越看越重的趋势。
一个暑假,心里想着无忧无虑的从头过到尾,结果连门都出不了。月经量大到类似于血崩,控制不住,整整一个月,不断地出血,最后人已经有点蜡*虚弱了。我被禁止出门,拒绝一切外出活动,专心在家养病。
上大学以后的周末总是很忙碌,东跑西颠的看病、拿药……然而疗效却很一般,没什么大起色。断断续续的就这样吃了四五年的药,尝试了各种疗法。后来每周去看病已经成了我生活中重要而正常的一部分,如果做时间规划,其他事情理所当然的要为看病让路。
但回顾第一次来月经及以后对月经的态度,我才意识到自己是多么的讨厌和无法接纳月经...........
在大多数同学还没有月经的时间里,有了月经是一件丢脸的事情。大家都对这些青春期的变化懵懵懂懂,猜测、怀疑甚至是耻笑。
我很不幸成为了第一梯队里的成员,接受着吃螃蟹的考验。一向是受到老师喜爱的我突然间有了这么大的一个“丑闻”,接受不了,努力掩饰、掩饰、再掩饰。
初潮大概持续了四五天,度日如年,我仿佛觉得自己要永远这样下去了,一直不能结束,每天忧心忡忡,多么希望自己可以没有月经。
直到我已经工作了,都一直不好意思去超市买卫生巾,在公共场合谈起这些事情都是压低声音、怕人听到的。在月经开始的几年里,这里更是禁区,不能提。
有一天,妈妈因为身体不舒服提前下班回家,要求我帮她到楼下小卖部买卫生巾。看似小事,但其实她给当时的我布置了一个极具挑战的任务。短短的的路程,我磨蹭了好久,不断地犹豫,每一步迈的都很不情愿。顶着压力,人开始紧张,全身发冷。心里暗暗地想,出来卖货千万不要是那个叔叔,阿姨出来吧,哪怕是姐姐也行啊。
心惊胆战的敲了窗户,出来应声的不偏不倚就是那位叔叔。我停顿了几秒,涨红了脸说:“我要买卫生巾。”以为就可以交钱拿东西走人了。叔叔接着问:“你要什么样的?”我故意装作不太懂的样子,说了句:“我也不知道,什么都行。”叔叔倒是挺自然,捡了个贵的丢给我,“8块。”然后,我付了钱就拿着东西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为了不让更多的人看到。
我的月经总是提前,过不了多久就又来了,那种偷偷摸摸不自在的日子也就到了。好在最初的阶段血不是很多,不太容易被发现。有一天,看准了机会,没有人进了老师的专用卫生间,刚刚得意时,品德老师进来了,我慌忙的起身,结果还是露陷了。老师也看出了我的顾虑安慰的说:“来例假了,别着急,整理好衣服再出去。”当时的我尴尬难耐,只想着快点走开。
那段时间一直在寻觅方法能够让月经快点结束或者是不来。但是它反而是早点到来,又久久不去。
鼓乐队排练换装。终于还是被同学发现了……鼓乐队彩排,整装排练,同学们各自去卫生间换装。夏天,这么容易暴露的时节,还有一个眼尖的女生,怎么可能瞒得住。我解释、否认,然而这又有卵用。羞愧、紧张、委屈……好在当时有另一个心智相对成熟的女生说了一句:“大家都有这么一天,谁也别说谁。”我很感谢当时的这句话给我解了围。
暑假到了,每个假期爸爸都要带我出去玩几天。这次,他要带我去北戴河,我有点犹豫顾虑了。爸爸左挑右选的日子带我去海边,哪知人算不如天算,该发生的躲也躲不开。三、四个小时的车程,我已经累得腰疼了,到了地方就发现月经又来了……一个星期的出游计划,我恨不得当时就回家。我哭,哇哇的哭,可这又改变的了什么呢?讨厌的月经!接下来,我还得重复去超市买卫生巾,尴尬的与人解释我为什么来海边不游泳,还要一个人忍受着身体的不舒服,关键是身边只有爸爸一个亲人。
据彦方分析,我在内心深处对月经太过排斥,是经行时间长的主要心理原因,只有在潜意识层面真正接纳月经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尊重她,接纳她,月经才能正常。
文字整理:一一
图片来源:网络
案例分享是心理咨询师彦方以工作中接诊的大量案例为基础,文章中的一个人物形象集合了多个来访者的故事,并加入文学创作,请勿对号入座,而是通过故事的主人公去看到自己是否有类似的心理状态,借由共振出来的情绪去疗愈自己。彦方严格遵守心理咨询师的职业规范---保密原则,文章中所提到的故事情节也经来访者同意,可以引用。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