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旨》曰:“凡灸诸病,要持之以恒,必火足气到始能愈”。就是说,只要艾灸足够的时间,灸到足够的量,就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反之,如果调理者身体内部的病没好,效果还不明显,往往是因为坚持得还不够。从古至今,艾灸被广泛应用在治疗疾病和身体保健上。但由于艾灸的过程会出现排*反应,那些缺乏信心、不能坚持的人,就会觉得艾灸效果不佳。如果此时身边的人误判艾灸,则更加动摇调理者的信心,动辄放弃,影响调理效果。以下是一些艾灸后最容易令调理者动摇的情况,希望大家在遇到这些情况时要坚持艾灸,不要半途而废!
1、灸出水泡常见情况:一灸出水泡,就去问医生,不了解艾灸的医生就会说是烫伤。如果灸疮化脓了,医生还会说是发炎感染,会给你用抗生素来消炎等。诸如此类的做法就是把刚刚开始排出来的病邪又逼回到身体里。
情况说明:水泡是邪气外排的反应,说明体内寒湿气重。有水泡,是好事。古人认为,艾灸后要出现水泡,甚至要灸到流脓生疮,这样排除病邪的效果才好,故而有“灸疮若发,去病似把抓”之说(灸疮就是水泡)。
正确做法:小水泡会自行消失,大水泡可以用消*后的针挑破,放出水液,就会“泡破邪出”,而后再用艾灰和麻油调配后涂抹,还可对着患处悬灸,借助火力,增强杀菌效果。如果创面较大还化脓了,可以用艾叶煮水(水少量即可),而后将化脓处用艾水浸泡半小时左右,让创口自然干燥,几次下来就可以清理掉脓疮,长出新皮肤。
2、灸后反应不大常见情况:施灸一段时间后反应不大容易信心动摇。
情况说明: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凡疾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理,用艾灸调理也有一个过程,需要一段时间的调理才能看到效果。灸后反应不大一般有3种原因:一是,艾灸方法不对路;二是,患者沉疴日重,而灸量过少,导致杯水车薪,起不了太大作用;三是,患者一边艾灸,一边保持不良生活方式,导致“这边注水那边漏水”。
正确做法:首先确定艾灸方法是否对路,务必调整正确,而后加大灸量,坚持施灸,同时保持正确的生活方式。
3、灸后病情不见好转常见情况:施灸一段时间后病情不见好转,动摇信心。
现象说明:疾病是由许多不健康因素经过长时间的累积而形成的,要想根除绝非“一日之功可成”,而且,有时隐藏的疾病也会在艾灸后显现出来,延长了疾病的复原时间。因为艾灸过后,正气足了,身体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它会本能地剔除体内的不良因素,“病种”就会提前暴露出来。
正确做法:根据病灶症状,制定艾灸方案,也可以同时搭配其他保健方法。
4、得病就想快速治愈常见情况:得病就想快速好,一个疗程不见好转动摇信心。
现象说明:还是那句话: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病也一样。
正确做法:坚持艾灸,待灸量到位,病邪被驱逐出去,效果自会到来。
5、家人反对艾灸常见情况:家人反对艾灸动摇信心。
现象说明:反对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不懂艾灸。
正确做法:把你知道的艾灸知识传播给他们,一家人共同艾灸,共同受益。
6、听别人说艾灸没效果常见情况:听别人说艾灸没效果动摇信心。
现象说明:与上一条一样,反对是因为不懂。
正确做法:艾灸后多少会有些不同的感受,有没有效果要自己判断,请相信自己的感觉。
7、排*现象难以接受常见情况:常出现放屁多、排尿多、腹泻、起红疹等排*现象,有些人你坚持不了,觉得难堪。
现象说明:排*是正常反应,排出的是体内的浊气、浊水、浊物,这是因为艾灸之后人体正气加强了,病邪在元气的攻击下寻找逃离的路径,等到“三浊”都排完了,健康就会上去一个层次,人也会松快很多。
正确做法:坚持艾灸。
8、灸后病情加重常见情况:病情加重动摇信心。
现象说明:症状加重是正邪交战的正常现象。艾灸将体内正气调动起来对抗病邪,病邪在体内寄居很久,自然不会轻易就范,就会垂死挣扎,二者相互博弈,身体就会出现排病反应。
正确做法:坚持艾灸,等到体内正气越积越多,病邪就会被驱出体外。
9、害怕排风排火*现象常见情况:排风、排火*现象动摇信心。排风排火*最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失眠加重,二是排便不畅。
现象说明:这其实说明身体在艾灸后,正在逐步建立新的秩序。
正确做法:继续艾灸,尽快排出外邪,帮助身体调整到“阴平阳秘”的状态,上述症状就会自然消失。
10、排寒邪常见情况:排寒邪动摇信心,因为排寒邪伴随更加怕冷、怕凉,咳喘加重等。
现象说明:同上
正确做法:同上
11、排燥邪常见情况:排燥邪动摇信心,因为排燥邪伴随皮肤口唇干燥蜕皮、咽干、眼睛干涩等。
现象说明:同上
正确做法:同上
12、肿瘤患者体检常见情况:肿瘤肌瘤体质患者施灸(主要是前期)后,如果体检会动摇信心。
现象说明:因为肿瘤、肌瘤、结块等艾灸前期会增大松软,后期会脱落缩小,患者及其他医家不明此理,凭假象断言艾灸负作用,使患者动摇信心。
正确做法:根据病灶症状,再度确定艾灸方案,只要方案正确,继续施灸即可。
13、灸后月经变得不正常常见情况:月经由原来基本正常,施灸后变得不正常动摇信心。
现象说明:常见经期延后、经量变少、经血发黑或有褐色分泌物等症状。一般由3种情况导致:一是体内寒邪过重,因此排出的经血中经常有黑色血块、褐色分泌物;二是只灸腰腹不灸腿,气血只在上半圆打转,不能形成完整循环,就会经期延后、经量变少甚至闭经;三是艾灸过量,气有余便是火,就会伤津耗血,也会经期延后、经量变少甚至闭经。
正确做法:切忌停灸,否则原先的调理会前功尽弃。同时,酌情加灸以下穴位:足三里,增强脾胃的气血生化能力;然谷,主治月经不调,升清降浊,平衡水火;复溜,针对肾水不足,内火亢盛;涌泉,引血归源。
14、身体出现很多难受的反应常见情况:身体出现很多难受的反应,以为灸出问题了,因此动摇信心。
现象说明:原先身体正气不足,无法与病邪做斗争,人自然也就不会出现排病反应。但是艾灸过后,正气增强了,身体能够将正气调动起来,就有能力与病邪抗争了,各种不适症状也就随之出现了。
正确做法:继续艾灸,身体难受说明正邪二气正在展开“拉锯战”,只有体内正气越积越多,病邪才能被驱出体外。
15、身体还是老样子常见情况:灸了那么久,身体还是老样子,没信心了。这与第2、3条类似。
现象说明:艾灸调理疾病不是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会看到希望。
正确做法:坚持坚持坚持!——做正确的事(艾灸),并且把事做正确(坚持艾灸)。
写在后面的话:
艾灸火足气到之后,可以让五脏各司其职,回归本位,身心和谐,阴阳平衡。这期间,身体的各个排*通道(主要是人体九窍以及皮肤)一起打开,就会出现明显的排病反应。但是一旦经络通畅,气血充盈,就会病体自愈!艾灸是否灸“透”可以通过患者的四个层面来验证:
第一层是形,形顺了,肢体恢复了正常的姿态;
第二层是质,质柔了,筋肉有弹性,关节灵活;
第三层是气,患者身体里面暖了热了;
第四层是神,患者觉得舒服了。
形、质、气、神,都达标了,这才是真正的艾灸到位。当然,这四个层面必须建立在灸量到位的基础之上,灸量不到,一切免谈!反之,坚持艾灸,灸量到位,体质也就改善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当归是一种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到的药材,具有很好的活血补血以及调经止痛等功效。但其实除了补血和调经,当归还有其他卓著的功效,如润肠通便、抗衰延寿等。
当归的5大功效1、补血活血
适用于血虚诸症,如血虚发热,眩晕、目视昏花,心悸怔忡,倦怠乏力,贫血等,常与熟地、白芍等同用。
脾气虚弱者:用当归养血以健脾,方如四物汤。
肝血虚者:用当归养血以柔肝,方如一贯煎。
血虚气弱者:以*参、*芪同用,如当归补血汤。
2、调经止痛
当归作为妇科要药,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诸症,如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闭、痛经,以及腹痛、腰痛,风湿痹痛,疮痈肿等病症。
3、活血化瘀
当归有很好的逐瘀、活血、止痛作用,用于治疗肢体瘀血,尤其是跌打损伤和血管疾患引起的血瘀或血流不畅,肿胀痛。
跌打方剂和治疗血栓闭寒性脉管炎常用当归。
4、润肠通便
用于治疗肠燥便秘,属气血虚弱或阴虚血少者。
5、抗衰延寿
当归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心肌氧耗,调整心率。
当归的适用人群当归适用人群广泛,不同人群食用,功效大不同,通过合理搭配,对以下人群作用更为明显。
1、月经不调的女性
女性以血为本,当归可以补血、活血、调经,对于治疗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的治疗效果明显。
2、血虚人群
当归的补血作用强,适宜于血虚而见面色萎*、唇爪无华、血虚头晕目眩、心悸及肢体麻木的人群。
3、血虚便秘者
当归可以通过补血来润肠通便,年老体虚、产后以及久病血虚肠燥便秘的人群适宜服用。
4、心脑血管病患者
当归可以保护心脑血管、扩张冠状动脉,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及降低血脂的作用,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较为适宜。
5、肿瘤化疗人群
当归不仅有抗癌的作用,并且可以减轻化疗的副作用。
当归的7个常用配伍及其功能1、当归+白芍
有养血理血的作用。适用于心血不足的心悸不宁;肝血不足的头晕耳鸣,筋脉挛急;血虚血淤的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等。
2、当归+肉苁蓉
可增强温润通便的作用。适用于阴虚气弱便秘等。
3、当归+熟地*
可增强补血养阴的作用。适用于血虚兼有阴虚诸证。
4、当归+荆芥
可增强补血活血、散风止血的作用。适用于产后血虚、风动晕仆,不省人事之急救,或血虚生风,手足抽搐,肢体震颤、皮肤瘙痒等。
5、当归+赤芍
可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适用于痢疾腹痛,便脓血,肝脾不和,腹中拘挛,绵绵作痛等。
6、当归+附子
可增强养血柔肝、温肾壮阳的作用。适用于脾土虚弱,不能统血,血去阴伤,阳气随之也伤的久治不愈及阳虚失血兼挟淤血等。
7、当归+火麻仁
可增强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血虚肠燥便秘的等。
当归,如此食用更有效当归入药不但可水煎、入膏、丹、丸、散、酒剂,而且还可配伍相应的食物做成药膳。
1、当归生姜羊肉汤
材料:当归15克、生姜15克、羊肉克。
做法:将生姜、羊肉、当归三味同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煮汤,待羊肉熟烂后再放葱花、胡椒粉、猪油、味精、食盐调味,饮汤食肉。
适用于:治疗产后血虚腹痛、头晕目眩、寒凝气滞所致的胸闷腹痛、月经不调、四肢不温、食欲不振等一系列妇科疾病。
2、当归首乌鸡肉汤
材料:当归20克、何首乌20克、鸡肉克、枸杞子15克。
做法:鸡肉与当归、首乌、枸杞同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鸡肉烂熟时,放入生姜、葱花、食盐、味精调味,饮汤食肉。
适用于:肝血不足所致的身体虚弱、头晕目眩、倦怠乏力、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欲不佳等症的补养和治疗。
3、当归红花蛋
材料:当归15克、鸡蛋2个。
做法:将当归洗净切成薄片与红花鸡蛋同入瓦煲中加清水适量同煮,待蛋熟透后去壳用针在熟蛋周围刺10多个孔再煮20分钟,即可饮汤吃蛋,每日1次。
适用于:妇女血虚气滞型痛经、闭经、贫血等症。
注意:当归功效虽好,但不宜过量食用,应根据自己体质来辨别食用剂量和周期,最好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疾病查询:
腰痛、腰间盘突出、强身锻炼、背痛、风湿、骨质增生、腿痛、乙肝、肝病、养肝、解酒、胃病、胃疼、便秘、骨质增生、颈椎病、肾虚、减肥、宿便、失眠、高血压、感冒、腹泻、咽炎、补肾食疗、男科、前列腺炎、妇科、痛经、月经不调、经期保养、乳腺增生、乳腺癌、坐月子、丰胸、美容、瘦腿、手脚、咳嗽、痔疮、脑出血、血栓、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痘痘、白发、脱发、打呼噜、皮肤病、酸碱食物、湿气、胆结石、痛风、牙痛、口腔溃疡、鼻炎、近视、狐臭、秘方...更多
新冠疫情愈演愈烈,截止目前,全球确诊人数已经突破了万。尤其是美国,平均20多人里就有1人感染,这还只是官方的统计,实际感染人数可能远不止此。
国内疫情同样出现多地、多点反弹,甚至有一些至今源头不明,给当下的疫情防控带来了很多不确定性。
在这样的一个关键节点上,分享一个成功救治新冠患者的病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和认知上的改变。
抵抗瘟疫中医自古以来多是用全民普适的处方,毕竟病机基本相同。尤其在目前的危局下如何逆转困局呢?西医治疗目前没有特效药,在这种情况下我主张基本营养支持治疗为主,而不是过度使用抗生素和激素,因为大剂量的长程使用抗生素要么会引起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感染,要么就会引起真菌感染,问题很多很棘手。
在这种形势下,中医药一定是在主战场,而应首先选择中药抗瘟疫。历史上的成功经验都是中药在瘟疫期间保护了我中华民族繁衍昌盛,这次疫情也不例外。
一个普适方的提出必须结合当下的运气特点,今年疫源地在武汉,疫情特点正如我院仝小林院士所提出来的:武汉的瘟疫偏于寒湿疫情,对于寒湿疫情一定以汗法为先。
如何发汗才是最佳方法?很多人会想到麻桂剂,伤寒的各种处方。但本人首先想到的则是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人参败*散,为何想到了这个处方呢?第一是来源于古人记载,余霖虽然自创了清瘟败*饮,但他最为推崇的是这个人参败*散,称此方为治疗瘟疫的第一方。第二就是临床感觉,感谢我们在一线奋战的边主任,他认真仔细地跟我讲了病情,尤其他那句话给我了很大提醒"病人如百草枯一样,本来还好,慢慢就不行了",这个是寒湿内陷的典型表现。
另外要感谢园,她读了我的文章后找到了我,希望我能帮助他的邻居,他是住在武昌的一个比较重的"新冠"病人,年1月22日患者因发热就诊(夫妻同时发病,妻子病情症状较轻),随即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肺炎,治疗方案是莫西沙星加激素等,胸部CT完全符合新型冠状病*肺炎表现。
治疗前患者舌苔
患者有糖尿病基础疾病,后来情况越来越差,找到我的时候是2月1日,发热9日,退热药用了退,退了又热,体温经常徘徊在38.5℃以上,2月1日最高体温39.1℃,心率次/分,在吸氧浓度5L/min下指端氧饱和度只有87%(正常人至少在95%以上),自觉腹部发热,一动就咳喘得厉害,夜间有1-2次水样便,起夜4-5次。
根据病情我果断选择了我对此次疫情深思熟虑的处方人参败*散。方药如下:羌活12g、独活12g、柴胡15g、前胡10g、枳壳10g、桔梗10g、川芎15g、人参15g、茯苓20g、甘草6g、鸡内金20g、海螵蛸20g、薄荷6g、生姜3片,*芩10g,半夏9g,*连8g(当地病房没有人参,用了人参叶)。令其频服,3-4次/日。
我预计病人两日左右热势可退,出乎意料的是,半副药下去,病人热退身静。同样给氧条件下,指端氧饱和度可达93%,心率80余次/分。
病人自觉舒适大半,血氧饱和度99,即将出院。本来对于西医来讲已入困局的病人就这样走出来了。当然服用此方后最主要的特点是出汗,自然邪随汗出,剩下的就是慢慢调养收功之势了。
人参败*散一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正如余霖所言"治瘟第一方"是治疗各种瘟疫的万能方。辨证施治本是中医之本分。但是值此时疫之期,我不禁思考更有效率和经济的做法。在我们这片大地上,瘟疫每逢战乱、饥荒年间总是出现,死伤无数必然是有的,但是历年历代下来,我们发现古方当中有不少治疗时疫的方子,这提示我们一气一戾总有共性,这个病机认准了,那么大多数人此法此方大概率有效。这时候,不需要多么高明的医生,就可以据此稍作加减甚至无需甲减,每每获效,扶佑众生。
此方我做了加减,但是如果作为普适药物,我建议服用:羌活12g、独活12g、柴胡15g、前胡10g、枳壳10g、桔梗10g、川芎15g、人参15g、茯苓20g、甘草6g、鸡内金20g、海螵蛸20g、薄荷6g、生姜3片(本想给大家介绍成药,但是不知为何大陆无人生产,远水难解近渴)。
如果不幸得了此瘟疫,无需惊慌,年龄大于45岁或者体质虚弱者建议大家尽快服用此方。如果你自信身体比较壮实而且没有气短感觉可以服用荆防败*散,就是上方去掉人参,加荆芥10g、防风10g。如果你想预防可以根据年龄和体质情况选择自己的处方。
另外,再说说新冠患者的抢救关键点。
通过对新冠肺炎重症病人的观察和死亡病例的观察,预防肺损伤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至关重要!肺损伤的部位就是肺泡,病*诱发“免疫风暴”导致了肺泡结构的破坏,而机械性因素(如咳嗽)会进一步加剧内皮和上皮细胞的破坏,使得促炎因子和有*介质四散,促使损伤加剧、弥漫开来,病情进一步加重(详见图1);如果这时候,肺泡结构的完整性得到保护,人体自身的修复超过了局部的破坏,那么结构完整的肺泡可以重新吸收进入其中的水分,这就进入了恢复的阶段。此阶段至关重要,可以说是转折点。
我们已经知道新冠肺炎的病程大概是三周:第一周主要表现是以发热、乏力等非特异性流感表现;第二周就进入到肺损伤阶段主要表现为干咳、气短;第三周如果能熬过来就重生,熬不过来就进入危重症,生存几率渺茫了。至此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点已经足够清晰:如何保护肺泡结构的完整性;如何避免肺泡损伤,特别是机械性因素例如咳嗽等持续存在而造成的无法愈合;临床上又如何判断评估这个过程。
避免在感觉尚可的时候去卫生间上厕所,避免早期下床活动(发病后三周内,尽量卧床休息,自我修复,避免早期下地活动,尤其是避免肺损伤恢复早期去卫生间大小便)。
我们对大量的新冠肺炎病人观察发现,很多患者第一周虽然有不适症状,照常生活,但是第二周情况急转直下,指端氧饱和度明显下降,迅速进入到重症、危重症阶段,这时候我们强调,指端氧饱和度一旦在静息状态下<93%,就进入到了重症阶段,这一阶段可以说是病情转归的分水岭,甚至还要将警惕关口更前移一些,在去上厕所、日常活动的时候发现指端氧饱和度无法维持在95%左右,就要注意尽量减少活动。道理非常简单,但是值得重视。
那位半副药退热的患者,就在他病情转归最关键的那个晚上,从厕所回来后,指端氧饱和度最低下降到了58%,提高高流湿化给氧条件到65%的吸氧浓度,用了整整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指端氧饱和度才恢复至90%,这个数值是人体安全的最低限。我立刻叮嘱患者不要再下床,床边解决二便问题,给肺泡自我修复的时间,并且有效避免损伤更多肺泡。
因此,病人早期康复运动同理,切不可心急!但是康复性呼吸,即使是在呼吸窘迫(呼吸频率>30次/分)时,也要尽量努力尝试深长缓慢的呼吸。改善肺内部的均一性,保护过度充盈的肺泡是致胜关键。具体的呼吸动力学原理我们不作赘述,有机会详细讲解。
中药内服补气预防肺损伤,外治镇咳应是救治成功关键点。目前,新冠肺炎患者炎症瀑布爆发的早期可以短暂使用激素抑制,加重期使用肝素抗凝,病情严重时早期果断插管上呼吸机,进行保护性通气策略或每天大于12小时的俯卧位通气,是现代医学为此能够做的非常有效的抢救措施。中药同样不仅仅是可以救治轻症患者,在降低危重症转化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上也有重大价值!
首先,发热可以认为是肺损伤的先兆,中药尽早使用,散邪外出,热势下降,就意味着肺损伤启动延缓,程度下降。这是截断病势的关键之举。作为人参败*散的灵*之一,“先安未受邪之地”的人参,可以说是成败之核心;从中医理论来讲,人参,气微寒,味甘,归肺经,又可入脾经,如叶天士《本草经解》之说:肺为五脏之长,百脉之宗,司清浊之运化,为一身之橐龠,主生气;人参气寒清肺,清肺则气旺,而五脏俱补矣。新冠肺炎靶器官明确,肺为主要累及脏器。发病初期,发热之时,即要实肺气以安未病之肺,若肺损伤已发生,更需重视人参的保护性作用。很多现代药理研究已经证实,人参可通过影响肺损伤的多个环节发挥保护作用。
如果病人未能及时截断病情进展,进入到氧饱和度下降的阶段,也就是重症期,病人干咳乏力症状尤为突出,每一次的剧烈咳嗽都会加重肺泡的损伤。那么中医药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减少肺泡渗出,抑制咳嗽,促进肺泡修复,更多肺泡康复,就意味着更高生存率。这时候需要强调的特殊治疗方法就是外治法。通过中药透皮仪器(最好选择兼具温灸拔罐和透药)导入一些具有镇咳化痰的中药制剂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指导治疗的这名患者由于早期如厕,病变加重,肺泡受损引起剧烈而无法控制的干咳,指端氧饱和度迅速下降,除了提供基本呼吸支持嘱其卧床休息以外,我们迅速采用了中药温散酊外治透皮给药方法TTS(TransdermalTherapySystem)见图2,在第一次给药20分钟后病人自觉咳嗽冲动明显减轻,后来又加做了六十分钟。当天就睡了一个安稳觉,没有再出现剧烈咳嗽的情况。
沿用此思路,那位重症患者一直内服中药外用中药透皮,停掉抗生素及激素。于年2月20日顺利出院,病程从中医药介入开始大概就是3周左右时间。
一线医生给我最新的反馈消息是患者回家之后洗澡、上厕所之后,最低氧饱和度到84%,在不吸氧的情况下,可以自己恢复至95%,虽然出院时胸部CT显示病变累及近90%肺野,“多发斑片状、条片状、片絮状高密度影,有部分纤维化改变”,但是我相信在中药内服外治护航下,配合肺康复,渗出一定会逐渐吸收,纤维化改变一定可以逆转(这与其他肺纤维化性疾病预后不同),逐渐恢复正常人的生活。
通过这个病人救治过程,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祖国传统医学的精妙之处,也对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程有了更清晰的了解。中西医会同作战最终成功得逆转了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进程,使患者的生命得到了延续。希望我们团队这个成功救治案例能够给大家在当前形势下,面对救治复杂危重的新冠病人发挥中医西医各自长处,把握好几个重要治疗节点,尽早干预降低危重症的发生,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作者:医院呼吸科主任李光熙;来源:中医出版;三甲传真略有修改)
用它泡水喝,安眠疏肝、清热利湿.....80岁身板硬朗、鹤发童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