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九,是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习俗之一。
“数九寒天”指的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一段日子,而“数九”就是指古人从每年冬至当天(称之为“入九”)起就开始数日子,每九天为“一九”,一共九个“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
今年的冬至是12月21日。“九尽桃花开”,意思就是数到第81天的时候,古人就知道冬天已经熬过去了,春天就要来临了。
以下是-年数九时间表:
一九时间:年12月21日-年12月29日
二九时间:年12月30日-年1月7日
三九时间:年1月8日-年1月16日
四九时间:年1月17日-年1月25日
五九时间:年1月26日-年2月3日
六九时间:年2月4日-年2月12日
七九时间:年2月13日-年2月21日
八九时间:年2月22日-年3月2日
九九时间:年3月3日-年3月11日
熟话说“数九寒天,冷在三九”。今年的三九四九是从年1月8日到年1月25日,这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一段时间。
大家应该都感受到了这些天的温度,在外面连手机都不愿意拿出来看一眼,感觉手指头要冻僵掉。
果真应了那句:“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
三九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草木凋零,蛰虫伏藏,大地进入冬眠状态,为来年的生机勃发养精蓄锐。此时的人体也处于收敛状态,血液循环慢,阳气虚弱,寒是阴邪,容易伤害人体的阳气。很容易诱发虚寒之症,出现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的现象。
原本就怕冷的人,这段时间就更是雪上加霜,变得更加怕冷,四肢如冰。
那些抵抗力弱的人,感冒、鼻炎、哮喘、腹痛腹泻等这些毛病都很容易找上门,,,“三九天”可谓是苦不堪言。。。
不过话说回来,“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三九天是一年中养护进补的最好时机之一。
此时保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日常饮食、起居以及身体调理都需要格外重视。
三九养护第一条:保暖
天气冷大家都知道多穿衣服,那么是不是穿得越多、穿得越厚就越好呢。对于讲究“度”的中医来说当然不是这样,冬季的衣着应该以温暖舒适为佳,如果衣服过于单薄容易遭受寒邪,而衣服过于厚重则容易导致腠理开泄,而招致寒邪侵入。
《保生要录。论衣服门》就指出:“冬月棉衣莫令甚厚,寒则频添重数,如此则令人不骤热也。”冬季如果因为穿得太多而大汗淋漓那就太得不偿失了,因为出汗会导致阳气的发泄,这样寒气就会趁虚而入,人体自然容易遭受寒症。
除此之外,这几个地方也要做好四个地方的保暖:
头部保暖“头为诸阳之会”,人体的6条阳经均在头面部进行交接汇聚,气血皆上聚于头部,感受风寒邪气,头部首当其冲,所以这段时间出门需要戴帽、围巾护阳气。
腰背保暖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肾为人体先天之本,喜暖怕寒,尤其是女性,腰部受寒直接关系到卵巢、子宫等生殖系统的机能。后背则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腹部保暖中医讲“背为阳,腹为阴”,腹部为阴则阳气少,更易受寒邪侵袭,所以最怕受凉。女性腹部受寒,易出现手脚冰凉、痛经、月经不调等症状,男性也可能出现前列腺症状或性功能障碍等。
四肢保暖冬天可以经常搓搓手,揉搓手掌,同时每天晚上泡泡脚,重视冬季脚部的保暖。
三九养护第二条:忌过劳,保证睡眠
进入冬季以后明显感觉身体很重,精神不振,嗜睡犯困。
一方面是由于冬天天气潮湿寒冷,人体阳气内敛,气血运行缓慢或脾虚湿热,导致头昏沉、嗜睡;另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会觉得精力不够用,容易犯困。
三九天养护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
充足的睡眠能有效恢复精力、养阴培元,有益于在冬季潜藏阳气,蓄积阴津。
中医认为冬主肾,肾精又是五脏之精的根本,有“冬不藏精,春必病温”的说法,因此冬季是固肾的好时机。
在避免过分疲劳的同时,更要注意节欲、少酒,避免酒色过度造成的肾精亏损。特别是在比较寒冷的三九天气更需要注意护好肾。
三九养护第三条:进补有度
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
“三伏”与“三九”相对应,前者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后者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节是以进补为主,也是进补的最佳时节。
这段时间除了吃一些牛、羊肉等高热量的食物温补外,其它美味的鸡鸭鱼肉也是少不了的。
但是这种肥甘厚腻的食物吃得过多了,加上冬天活动量减少,体内的热量消耗不掉,时间久了身体自然会发出一些抗议。。。
吃或喝了过多的清凉饮料,冰冷食物、瓜果类等,暴饮暴食也会造成影响,湿邪在体内过盛,损伤脾阳、导致肠胃的运化机能产生障碍,使湿气滞留于体内;比如出现食欲不振、胃肠不适。。。
这时候,就应该再吃点防内热,利脾胃,减轻脾胃负担的食物。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米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既济四君子植物饮料内含*精等名贵食材,*精是一种药食同源性植物原料,富含有益健康的*精多糖,以及多种氨基酸和糖甙。被称为“仙人余粮”,古人的“代餐粮”。
虽然是进补时期,但还是要适当调理饮食,希望每个人都能舒舒服服安然无恙地度过这个严冬。
最冷的日子
注意保暖,愿我们都平安健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