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针灸多久才有效?
原创:周玲付利然
前言
生活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大家对时间都很表现的很焦虑。很多前来治疗月经不调的患者朋友们都提出疑问,我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啊?尤其是利用上下班间隙抽空过来做针灸的,更是想知道,什么时候可以不用再针灸了?
其实,针对时间不自由的朋友们,还可以选择埋线治疗,针灸每周过来2-3次进行就可以了,另外我们还开放了午间诊室、节假日诊室,随时都可前来进行治疗。如果非要让我说个治疗时间,本文将有详细讲述。
_________
针灸治疗周期
月经不调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治疗上当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个希望大家都能理解。中医认为,月经不调的原因有很多,寒热湿邪、情志因素、房室所伤、饮食失宜、劳倦过度和体质因素等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血气不和,间接或直接地损伤冲任带脉和胞宫、胞脉、胞络,肾-天癸-冲任-胞宫轴失调,从而出现月经周期的紊乱。
治疗上重在治本以调经,在辨证的基础上,遵循月经周期阴阳消长规律,综合调理,使人体阴阳顺应自然规律,则月经按时来潮。
通常来说,针灸治疗大概需要3-5个月,根据每个人情况不同,又有所差别。一般多在经前5-7天开始治疗,至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治疗,连续治疗3-5个月,直到病愈。若经行时间不能掌握,可于月经净止之日起针灸,隔日1次,直到月经来潮时为止,连续治疗3-5个月,则效果可见。
具体治疗时间与病情相关,例如:若是近两月新出现的月经不调,针灸1-2个月就有望恢复正常;若是月经不调多年,则可能需要5个月左右;若是月经不调时间久了,又是长期的脾虚加寒湿较重的患者,湿邪本缠绵难以祛除,则需要更长的治疗时间。
穴位埋线疗法
针灸治疗需要一个缓慢的调理过程,使人体阴阳平衡,气血充实,肾气旺盛,肝脾调和,冲任脉盛,则月经方可按时而下。
对于因为路途遥远、工作繁忙或其他原因不方便经常前来就诊的患者,穴位埋线是一种省时、方便的疗法。
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理论指导下,将医用外科手术缝线植入相应腧穴,通过对穴位进行柔和、缓慢的长期持续刺激,发挥持久的针感效应,达到疏通经络气血的调节作用。可以每半月左右进行治疗一次,有效减少了就诊次数,缓解来回奔波之苦。
针法选择
针灸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光针法就包括普通针刺、电针、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耳针、皮肤针、三棱针等,灸法又包括艾条灸、艾柱灸、督灸、竹盐灸、砭石灸等,每种方法又可再次细分,医生会因人而异,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作为患者,需要做的就是好好配合医生的治疗,配合度越高,治疗效果也就越好,还会有效缩短治疗周期。
注意事项
要想快速康复,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过于饥饿、疲劳、精神紧张时,是不宜针刺的。所以在治疗前要避免上述情况,以免耽误您的时间。
2.针灸治疗后注意保暖,针眼附近保持清洁,针眼2个小时后再碰水,若针眼附近有淤青,可用热毛巾热敷。
3.经前及经期注意天气变化,避免受寒、冒雨、涉水等,以防血为寒湿所凝。
4.饮食上,不宜过食过于肥甘滋腻、生冷寒凉、辛烈香燥之品,以免损伤脾胃、寒凝血脉或生热灼血。
5.情志上,注意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心境安和,避免忧思郁怒,损伤肝脾,或七情过极,五志化火,冲任蕴热。
6.经期不宜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不要熬夜,注意休息,以免损伤脾气。
7.注意经期卫生,避免经期同房,非经期也要避免房劳伤肾。
小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月经不调的治疗上大家切忌心急气躁,要注意好好配合医生,一定会达到满意的疗效。祝大家早日康复!
作者简介
周玲
中医师
医学硕士
毕业于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专业,医院消化内科陈明主任医师,医院郑东院区中医科医师。擅长运用中药、针灸治疗内科、妇科系统疾病,如胃脘痛、腹胀、便秘、泄泻、头痛、失眠、代谢综合征、中风后遗症、月经不调等疾病。尤其对脂肪肝、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中医综合治疗有一定的经验。
付利然
中医科主任
医院郑东院区中医科主任,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中医科、针灸科临床工作。擅长运用中药、针灸、拔罐、埋线、膏药等方法治疗疑难杂病,在治疗肥胖、妇科内分泌相关疾病、慢性疲劳综合症、代谢综合征、失眠、神经衰弱、月经病、更年期综合征等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各类肿瘤术后、放化疗后中医治疗。积极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潜心研究中医治未病,熟练运用中医药调理亚健康体质。
减重调泌话健康宣传健康减肥
提倡科学减重
教你减肥背后的科学
更多体重管理及预防肥胖的话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