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这些日子很难熬,偏偏又赶上女人那几天最难受的日子来了!天气炎热,又不能吃凉的,空气中的水分太少,气压低。女人身体哪里hold住啊,月经紊乱,肚子冰凉,连皮肤也从鲜亮嫩白,变得暗*、粗糙,痘痘开始多了起来。
古语道:“千寒易除,一湿难去。湿性黏浊,如油入面。”假如你的头发老是出油,月经总是不调,脸上和身上痘痘经常冒出来,早晨起来感觉全身疲倦,没有精神,那么可以肯定的说,你身上的湿气太重了!
这样的体质,中医上叫“阳虚”,天生的身体资质决定了你这辈子必定要遭罪。
警惕痛经的危害!
阳虚体质的女性容易得痛经。有句话叫做“十女九寒”说明很多女性的体质容易偏向寒性。寒性体质常年得不到保养会导致什么情况?容易怕冷、月经不调、手脚冰凉、气色发白、蜡*、青黑,脱发,失眠多梦,心慌气短,头晕眼花,神疲肢倦,长痘痘……最可怕的是不孕不育!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
痛经背后的疾病之一: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子宫内壁生长得子宫瘤体,肌瘤覆盖着子宫内壁,占着子宫内壁,严重影响子宫的正常拍血量,所以引起子宫的异常收缩引起痛经。还会发生月经量过多或者过少,月经周期紊乱。当器官受到肌瘤的压迫是会发生剧烈的疼痛。
痛经背后的疾病之二:盆腔炎
根据统计,医院门诊痛经的人越来越多了,占20%,然而引起痛经的原因有很多,盆腔炎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那么所谓的盆腔炎是指女性的盆腔腹膜发生的炎症。
痛经背后的疾病之三:子宫内膜异位症
很多的生殖器官病变会引起痛经,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引起继发性痛经的罪魁祸首、如果疼痛是发生在下腹还有腰部,或者是阴道还有肛门部位,前期1~2天最痛,那么有可能就是子宫内膜移位了。医院就诊。
痛经背后的疾病之四:宫寒
宫寒顾名思义就是子宫寒冷,白病起于寒,宫寒在妇科疾病占比例不止一半,俗话说十女九寒,那么这是为什么呢,现在的居住环境寒冷,喜冷饮,过度劳累,或易怒损伤身体阳气……这些都是让身体偏寒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遗传。
三伏天,是时候与痛经做个了断了!
多年以前的大明朝,药圣李时珍也发现了老人和女人们的痛苦,他遍尝天下,发现了艾草的神奇疗效,为此他兴奋的在《本草纲目》写道:“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
炙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大概意思:艾草能去掉人身上的寒湿之气,梳理气血,通经脉,治疗百病,哪怕是久病的人都能恢复健康。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经络是运行气血及调节脏腑功能的通道。
三伏贴中的有益成分属热性、阳性,贴敷于治疗穴位可激发阳气、鼓舞正气、祛除病邪、平衡阴阳、清肺益肾、健脾化痰、止咳平喘、提高免疫力、祛除体内陈寒,并为肌体储备阳气。
阳气充足则疾病多发季节不易被外邪所伤。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是三个庚日,在时间治疗学上,庚日属金,为驱散内伏寒邪最好节气日期。
冬病夏治始于《*帝内经》时代,是经典中医理论“不治已病,治未病”、“春夏养阳”、“择时施治”在临床的具体运用,其作用已被上千年的临床实践所验证。
《内经》上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此时治疗某些寒性的疾病,可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可预防其在冬季复发或减轻其发作症状。
如何在夏日去除积寒呢?古代医家提出内用温热,外散风寒。告诉你一个简单的方法:贴三伏贴。夏天肌肤腠理开,最易出汗,汗为心之液,可泻过旺之心火,也可将侵入皮肤的寒邪及时排出,通过三伏贴清除寒气是最自然的疗法,不但可以清除寒气,还可排出体内大量的瘀*。
用三伏贴根治痛经问题!
三伏贴,是中医的独特疗法,是冬病夏治疗法中的主要方式。在三伏天将该帖敷贴于有效穴位,达到增强机体功能、有效预防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是三个庚日,在时间治疗学上,庚日属金,为驱散内伏寒邪最好节气日期。
艾灸穴位:
气海穴
此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1.5寸处,主要用于治疗绕脐腹痛,水肿鼓胀,脘腹胀满,大便不通,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崩漏,带下,产后恶露不止,胞衣不下等等病症。
关元穴
此穴在小腹部,身体的正中线上,脐下3寸的位置。对女性来说,关元穴主要有蓄血的作用,凡阳气不足、血液瘀滞、肚腹冷痛、痛经、以及脾胃功能、消肝气不舒等问题,都可以通过艾灸元穴位来调理。
三阴交穴
此穴在小腿内踝上三寸的位置上,三阴交为肝经、肾经和脾经三条阴经的交汇之穴。女性朋友常会有的腰膝酸软、白带增多、月经不调等妇科病症都能得到改善。
生活方面的调理
多食用温性的食物
平时一定要保证营养的均衡,千万不以为了美而节食减肥,最好能多吃些温性的食物,比如红枣,桂圆,牛肉,花生,核桃,山药等等,适量吃些含铁多的食物,如动物肝等。
寒性痛经的女生,可以来月经前一周每天喝杯玫瑰茶,一直喝到月经来潮,不仅全身舒服,子宫也得到了温暖,有利于经血顺畅流出。
保持精神舒畅
生活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困难是不可能避免的,但我们却可以调整自己的情绪来应对,避免精神压力大,焦虑,忧愁等等,调畅情志,保持精神舒畅,才可身心强健。(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大家有任何身体问题尽可以随时咨询()
大家可以通过“阅读原文”找到相关产品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