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月经不调怎么办痛经量少经期延长中医教你调
TUhjnbcbe - 2020/12/21 8:01:00

大家好,我是彭医生,好久不见。

今天和大家简单聊聊月经的事,说说调理常识。

平时看妇科患者,遇到最多的就是月经方面的问题,有说自己月经量少的,有说自己经期延长的,有说自己经间期出血的,有说自己痛经的……各种各样,花式很多。

多年前未学医的彭医生,啥?月经可以有这么多花样啊?额……怎么办?……可能,或者,那就——

没办法,女性月经的问题,对于每一个不能体会这种感受的钢铁直男来讲,都是知识的盲区。这么多年,彭医生始终记得,那个当年偷偷喜欢的小姐姐,在说自己痛经难受时,我很开心的告诉她多喝开水,最终被拉黑的下午……

知耻而后勇,于是我报考了中医药大学,发愤图强,努力学医,不谈恋爱,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我成了一个单身的会看妇科的中医大夫……

这是一个很励志的,知识改变命运的故事……

好了,故事讲完了,接下来是枯燥的学知识环节,毕竟知识改变命运……我要帮助更多朋友了解月经这回事,告诉大家,一个真正的中医是怎么看待月经病的。

中医对于女性月经的认识。

明代李时珍说:“女子,阴类也,以血为主,其血上应太阴,下应海潮。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

中医妇科学认为,胞宫(子宫)有规律的,周期性地出血,月月如期,经常不变,故称为“月经”。

正常的月经,应该是在这以下几个方面都正常:

1.周期:两次月经第1天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周期,一般28~35天,平均28天。周期长短可以因为个人体质有所差异,重点是要有规律。比如,从初潮开始,一直定期3个月一来的,没有其他不适,也算正常,叫“季经”。

2.经期:每次月经的持续时间,正常3~7天,多为3~5天,一般持续不超过7天。

3.经量:第一天量不多,2,3天量最多,之后渐少,7天内应该干净。多少难以定量,一般30~50ml为适中,少于30ml,或自我感觉量很少,很快干净为月经量少,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4.经色:暗红为好。特别鲜红,或者暗沉,甚至黑色,都不是好现象。

5.质地:不稠不稀,少凝固,无血块或仅有小血块。

6.气味:无特殊气味。腥臭,恶臭不佳。

7.经期表现:经前略有乳房胀,腰酸,小腹坠胀,情绪波动,都是正常,是气血充盛,子宫血流量增加,气机易郁滞的结果,男同胞们这时候要多包容她。一般经来自消,如果月经期间不消反而加剧,甚至痛经难忍,就需要注意调理身体了。

月经病就只有月经不调?

像很多男同胞只知道让你多喝热水,很多女同胞,觉得自己月经不好了,来找我看病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大夫,我感觉我月经不调”——错!

月经病很多,月经不调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

月经根据上面我讲的这7点,任何一点不正常,都算是月经疾病,是你的身体在给你发出信号了。根据月经的量,色,质,味,周期,经期表现等等不同,常见的月经病我有这些分类:月经提前,月经推后,月经时间紊乱不定,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崩漏,闭经,痛经,月经前后并发疾病,绝经前后并发疾病,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等等。

月经病,不简单哦。

月经期的养护

咱们自己在月经期可以做哪些事情,来让自己月经尽量正常呢?

彭医生给出5点经期养生防病建议:

1.保持外阴清洁:卫生巾,内裤勤换洗,不要堆积;禁止盆浴、游泳、房事和阴道灌洗。经期一般不做妇科检查,如有病情需要,必须严格消*,戴好一次性无菌手套,动作要轻柔,切勿用力挤压子宫。

2.运动适度:不宜参加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经期出血体力下降,过度劳累则伤肾,且又耗气动血,可致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崩漏。也不宜久卧久坐,以免引起痛经或经期延长。

3.注意保暖:经期机体抵抗力下降,感受寒凉或寒湿之邪,则气血凝滞,可致月经后期、月经过少或痛经。因此,经期不宜吹风感寒、冒雨涉水、冷水洗脚或冷水浴。

4.饮食有节:嗜食辛辣助阳之品,或过度饮酒,则热迫血行,致月经过多、月经不调等:若过食寒凉,寒凝血滞,可致痛经、月经过少。故经期要注意饮食调摄,宜食清淡而富于营养的食品。

5.保持心情舒畅:月经期阴血偏虚,肝气偏旺,情绪容易波动,应保持心情舒畅,以免加重经期不适,或导致月经失调(男同胞这时候多让着点)

月经和内在脏腑的关系

治病要治本,月经疾病也是这样,表现出来的异常,往往和我们内在脏腑的异常关系密切。

中医脏腑辨证,说的是内在五脏六腑和人体生理病理的关系。相应脏腑出现病变,会引起人身体机能的改变。治疗也是从这个角度入手。

五脏者,肝、心、脾、肺、肾。这五者不是西医对应的脏器,而是五个功能性的系统集合。大家可以想象成肝系统,心系统,等等。

五脏系统相互之间关系密切,互相影响,和妇科月经关系最密切的,是其中肝、脾、肾三脏。

1.肝:中医有个说法,叫做“男子以肾为先天,女子以肝为先天”,就是说明肝对于女性生理的重要性。肝系统一大功能是“藏血”,储藏血液;二大功能是“疏泄”,就是气血的流通,和情绪的一些变化。有些女性在月经期间感觉两胁胀痛,乳房胀痛,情绪不好的,我往往是从肝论治。疏肝解郁行气,使用药物比如:柴胡疏肝散、逍遥丸等等。并叮嘱患者平时要注意调节情绪,少不开心。

2.脾:主要两个功能,一是主统血,就是管着血液的运行;二是主运化,就是对饮食的消化,营养物质的吸收。女性有时候月经过少,或者过多,或者持续很久,等等各种血液运行不正常的情况,都可能和脾有关。

如果平时胃口就不太好,消化不好,舌质比较淡,舌苔有点厚,大便比较不成形,身体比较乏力容易累的,一般我都会认为是脾功能不好的表现,治疗上用健脾益气祛湿为主要思路,月经方面比如固冲汤,补中益气汤等等。医嘱我一般会让患者按时休息,吃饭,少吃肥甘厚腻,喝温水,加强锻炼。

3.肾:对男女都很重要,中医认为肾主“藏精”,这个精不是狭义的精液,而是指对人体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十分重要的一类精微物质。“精血同源”,女子月事也受其影响。如果平时耗伤肾精太过,月经期间腰酸背痛严重,或者平时有腰膝酸软,午后潮热等表现的,我一般都会考虑从补肾的角度去调理。比如两地汤、二至丸、肾气丸等等。医嘱节制欲望,加强锻炼。

月经病的治疗原则

月经病的治疗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内容很多,我常用的辨证方法,是从气血,经络,脏腑多个角度,运用四诊八纲,辨寒热虚实。

我举几个治疗思路,以后再用病例慢慢具体讲:

1.重在治本以调经:月经的变化,往往是身体内部各脏腑,以及内分泌异常引起,不能见血治血,只看到月经的问题,忽略内在。比如是否有妇科囊肿肌瘤等导致了月经的变化,此时重点应该在内。

2.急则治标:这点和第一点相辅相成,患者就医,往往是急切需要解决问题,比如痛经严重,先缓急止痛,比如经血暴下,血流不止,肯定应该先止血保住气血。缓解症状后再慢慢调理。

3.顺应规律:调治月经要顺应女子生理规律,月经刚完,多是气血较亏状态,要注意补养气血;月经快来,气血多是充盛状态,不可随意滋补,要注意梳理气机,行气活血;经期用药,妇人血室正开,和血调气,平和用药为主,过寒过热,大辛大散之药,要慎用。

篇幅有限,不能面面俱到,我的其他中医治病养生,内科,妇科,儿科调养方面的文章,可以

1
查看完整版本: 月经不调怎么办痛经量少经期延长中医教你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