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又被称为多囊卵巢病。顾名思义,卵巢出了问题,正常卵泡变成了一个个小囊泡。在医学上,这被称为多囊性改变。
妇科专家表示,在看来月经不调的女性中,发现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有5%;而在月经过少的病人中,有20%是多囊卵巢!至于闭经、不孕的检查中,发现多囊卵巢的则更多。这种病,各个年龄层都有,但还是以20岁左右的年轻女孩居多。
谁也说不清,这个病是怎么来的,但有些因素脱不了干系。下丘脑-垂体-卵巢这条轴出了问题,调节功能失常,内分泌失调,产生过多的雄激素和雌激素,并导致无排卵。
36岁的林薇,就已经为闭经伤透了脑筋。长期以来,她的月经就不是很准,有时两三个月才来一次,但毕竟还是会来。可近两三年来,月经总是不能自然来潮,医院打*体酮才会来。“这‘大姨妈’,要‘请’才来。”林薇苦笑着说。医院详细检查,才发现自己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
医院专家指出,患上多囊卵巢综合征,绝不只是卵巢出问题这么简单。它会影响生活的很多方面,从外表直至内心。年轻病人,多数是因为月经不调而去看医生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导致的月经不调,大多数是月经过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一般不表现为痛经。
至于长痤疮、体毛多,都是雄激素过多惹的祸。雄激素过多,出现男性化倾向,严重的甚至长喉结。体毛多是比较常见而又容易让人忽视的症状。大多数病人根本未意识到这是疾病的缘故,想尽办法遮遮掩掩。直到出现月经不调或者不孕,才发现是多囊卵巢,而此时体毛增多已经相当明显了。
另外,雄激素过多,抑制了卵泡的成熟,导致持续不排卵,结果当然是不孕了。因不孕而被发现多囊卵巢的也不少。即使怀孕了,也比较容易发生流产。
除了性激素方面的紊乱,多囊卵巢综合征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其他方面。例如,影响糖代谢,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影响脂代谢,导致血脂增高。因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多数体形丰满,甚至肥胖。其发生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的概率,要比正常人高很多。
治疗主要是调节激素水平,解决不孕问题。首选口服药物,也可手术治疗。具体采用什么方法,要根据病人的年龄、病情以及生理要求来选择。可以说,一人有一个治疗方案。
发现多囊卵巢,医生会建议口服避孕药。在这里,避孕药可不是用来避孕的哦!有些患者才十几岁就要吃避孕药,她们的母亲感到难以接受,担心会影响女儿的身体,影响今后的生育。其实恰恰相反,这样做的目的,是抑制雄激素的分泌,调整病人的性激素水平。这是在用避孕药拮抗雄激素的作用,为病人今后的怀孕铺好路。
口服避孕药的同时要监测雄激素水平,待雄激素水平降到正常,症状有所改善了,才进行促排卵的治疗,一般要持续服用三个月经周期的药。
手术通常是最后一步的治疗方法。若是生育要求比较迫切的,可以早日手术。以前采用切除一部分卵巢组织的术式,现在是在腹腔镜下,用穿刺针的方法“消灭”囊性卵泡。手术后的短期恢复效果比较好,适合近期要生育的女性。但术后复发率较高。
医院采用“靶向疗法”治疗多囊卵巢,这种疗法是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情况,将中药治疗、西药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以及手术治疗相结合,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全面调节内分泌,促进排卵。目前已成功治愈人!
多囊卵巢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性的疾病。所以病人一旦发现此病,就要作好长期“抗战”的心理准备。并且,在治疗上最好能认定一个医生,治疗方案也不要换来换去。这有利于医生掌握病情,跟踪变化,也有利于恢复。
很多人都认为,既然治疗多囊卵巢的目的是生育,那么,治好了不孕,生了孩子后,是不是就可以不用治疗了呢?答案当然不是。因为多囊卵巢可能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一些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也较普通人群高。因此,病人应该长期随访、定期复查、坚持治疗,和你的医生保持长期的“亲密”联系。这样的“亲密关系”,至少要持续到绝经后。
部分多囊卵巢综合征病人由于对胰岛素不敏感,身体反而产生更多的胰岛素。大约30%-70%的病人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升高后,又刺激卵巢合成更多的雄激素,进一步抑制排卵。因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要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打破异常作用的恶性循环。
明显肥胖的病人首先应该减肥,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减轻体重。当体重减轻5%,即可减少体内过高的雄激素和胰岛素,随之月经恢复以至排卵,甚至怀孕。
如果您有孕育方面的问题,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