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身边有好多的小姐妹,在每个月的那几天,都会出现小腹疼痛的情况,也就是我们所谓的痛经,甚至一些严重的小姐妹,会出现剧痛昏厥的情况呢。那么痛经怎么办?有没有一些缓解痛经的膳食方子呢?好啦!今天小美就针对不同的痛经类型,推荐10道简易膳食给大家,记得收藏哦!
第一种类型:痛经——气滞血瘀型
症状:有一部分在月经前的一到两天里,就出现小腹胀痛,月经期间小腹部胀痛,按压后疼痛加重,有的时常伴有乳房胀痛,月经量有的比较少,或者月经来的不畅快,月经颜色偏紫暗或者黑色,有血块,血块排除后一般痛经能缓解,月经结束后一般痛经会随着消失,舌质紫暗,或者有瘀点,脉弦。
气滞血瘀的痛经归根到底是气滞所引起的。疏肝理气,活血止痛是关键。
推荐五道食疗方子
1、生姜山楂汤
材料:生姜、红糖各10克,山楂12克。
做法:将生姜、红糖、山楂水煎服。
功效:此汤能散寒理气,适用于寒性痛经。
2、三花调经茶
材料:玫瑰花、月季花各9克,红花3克。
做法:玫瑰花、月季花、红花碾成粗末备用;将碾好的摩粗末放入茶杯中,用沸水冲泡,焖10分钟即可。
功效:红花活血通经,用于闭经、痛经、恶露不尽;玫瑰花行气解郁,用于经前乳房胀痛、月经不调;月季花养血调经,用于痛经。三者合用能活血调经。
3、桃仁粥
材料:桃仁、生地各10克,粳米克,红糖50克(减肥者可少糖)
做法:桃仁、生地各10克,桃仁浸泡后,去皮弃尖,二药洗净后加入适量冷水,武火煮沸,改文火慢煎。30分钟后,除去药渣,将克粳米洗净加入药汁中煮粥。粥熟加入桂心粉(药店有售)2克,红糖50克,即可食用。
功效:桃仁可活血化瘀,润肠通便;生地能滋阴清热、养血活血;桂心、红糖能温通血脉而止痛;粳米味甘性平,能益脾和胃,具有祛瘀通经、活血止痛、滋养脾胃之功效。
4、川芎煮鸡蛋
材料:川芎8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
做法:将川芎、鸡蛋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去渣加红糖调味即成。每日分2次服,每月连服5~7剂。吃蛋饮汤。每于行经前3日开始食饮。
功效:活血行气,适用于气血淤滞型闭经。
5、益母草瘦肉汤
材料:猪瘦肉克,益母草30克,红枣4个。
做法:猪肉切小块,红枣洗净与益母草同时放入汤煲内水沸后用小火慢煮30分钟。
功效:活血去淤,调经止痛。
第二种类型:痛经——阳虚内寒型
症状:如果在经期或是月经后出现小腹感到冷痛,揉按,或用热水袋热敷后疼痛可以减轻,月经颜色淡,量少,怕冷,手脚凉,腰膝酸软,舌苔白。那就属于阳虚内寒型痛经。
食疗方法:宜食温经暖宫止痛药膳。
1、桂浆粥
材料:肉桂2~3克,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将肉桂煎取浓汁去渣;粳米加水适量,煮沸后,调入桂汁及红糖,同煮为粥。或用肉桂末1~2克调入粥内同煮。
功效:温中补阳,散寒止痛。
2、姜枣红糖汤
材料:干姜、红枣、红糖各30g
做法:将干姜洗净后切片,红枣洗净后去核,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后转用小火煮熬40分钟左右,至红枣熟烂时加入红糖,再煮沸即成。
功效:温中逐寒,养血温经。
3、陈皮乌鸡汤
材料:净乌鸡半只,陈皮10克,白术、茯苓、山药各15克,紫河车粉5克,生姜10克,精盐适量。
做法:乌鸡洗净;山药去皮洗净,切咸滚刀块;姜去皮洗净切片。锅内放水,放到旺火上烧开,放入乌鸡,沸后撇去浮沫,加入陈皮、白术、茯苓、山药、姜片、精盐,转用中火,煮约60分钟,到乌鸡熟烂,把汤倒出;中入紫河车粉,搅匀后饮用。
功效:乌鸡能滋阴养胃、补中益气、补虚损、安五脏;紫河车有养血益气的功用,陈皮、白术、山药具有健脾理气的成效。常食此品能使人肌肤赋有弹性,皱纹削减,胸部饱满,曲线美丽。
4、艾叶粥
材料:干艾叶15克(鲜者30克),南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做法:艾叶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红糖加水煮为稠粥。
功效: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妇女虚寒性痛经、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等。
5、吴茱萸粥
材料:吴茱萸2克,粳米50克,生姜2片,葱白2茎。
做法:将吴茱萸研为细末;用粳米先煮粥,待米熟后下吴茱末及生姜、葱白,同煮为粥。
功效:补脾暖胃,温中散寒,适用于虚寒性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