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二姐是《红楼梦》贾宝玉口中著名的“一对尤物”之一,但同样是“薄命司”中的人物,先是被母亲指腹为婚给张华,谁知道母亲改嫁,张华家家道中落,张华又不成器,二姐常常心中怀恨。
之后又与姐夫贾珍不清不白,甚至跟外甥贾蓉也有些说不清道不明。
这样一个“恨命恨嫁”的女子,终于嫁给了贾琏,还推掉了旧时的指腹为婚的亲事,结果又掉进了新的深渊,进了荣国府,在王熙凤、秋桐的折磨之下,因为胡君荣的误诊而堕胎、大伤元气,最终吞金自尽走向死亡。
看似尤二姐的死是一步一步逼到了这个份儿上,但细究起来,却是令人心惊。
尤二姐之所以选择自尽,是因为她没有了最后值得牵挂的事情——胎儿。胎儿被打下,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给骆驼放上这根稻草的,就是太医胡军荣。
谁知王太医亦谋干了军前效力,回来好讨荫封的。小厮们走去,便请了个姓胡的太医,名叫君荣。进来诊脉看了,说是经水不调,全要大补。贾琏便说:“已是三月庚信不行,又常作呕酸,恐是胎气。”
胡君荣第一次诊脉,就误诊了,他说是经水不调,需要大补,事实上是三个月没有月经,已经有了胎气。
而孕妇并不适合大补药材,而治疗月经不调的药中又通常含有补血、活血的成分,孕妇活血结果会怎样,不言而喻!
胡君荣一上手就闹出了笑话?!接着往下看!
胡君荣听了,复又命老婆子们请出手来再看看。尤二姐少不得又从帐内伸出手来。胡君荣又诊了半日,说:“若论胎气,肝脉自应洪大。然木盛则生火,经水不调亦皆因由肝木所致。医生要大胆,须得请奶奶将金面略露露,医生观观气色,方敢下药。”
贾琏对胡太医的诊断提出了质疑,胡君荣居然面不改色心不跳,又讲了一篇相生相克的医理,大概意思就是,这并非胎气,还是月经不调!但是琏二爷你既然说了,我就再给你想想办法,我要使用望闻问切的“望”字诀。
贾琏无法,只得命将帐子掀起一缝,尤二姐露出脸来。胡君荣一见,魂魄如飞上九天,通身麻木,一无所知。一时掩了帐子,贾琏就陪他出来,问是如何。胡太医道:“不是胎气,只是迂血凝结。如今只以下迂血通经脉要紧。”
没办法,贾琏虽然觉得医生说的不太对,可毕竟是太医,既然医生提出了方案,也只好听从,毕竟“病不避医”。
可是胡君荣呢?不得不说这个太医,不仅医术不咋地,人品更是不行!!你破例看一看人家的内眷就算了,还看得“魂飞天外”,“通身麻木”,“一无所知”!这三个词连着用,真是把胡君荣的无聊形容到了极点,已经魂飞天外,当然也不说观气色,看病情了!
结果胡太医果然被尤二姐的美貌迷倒,魂飞在九天之外还没回来,自然没有看出尤二姐的病其实是“喜”,这下又成了“淤血凝结”!
淤血跟胎儿,风马牛不相及,胎儿是要“保”的。是要“收”,淤血是要“下”的,是要“通”。
胡君荣给尤二姐看病这一段,可以说是一波三折,贾琏也算是个负责尽心的好男人,好家属,无奈也阻挡不了这位“砖家”往误诊的路上一往无前地跑偏!
按照胡君荣的诊断,尤二姐这个胎儿的命运可想而知。
于是写了一方,作辞而去。贾琏命人送了药礼,抓了药来,调服下去。只半夜,尤二姐腹痛不止,谁知竟将一个已成形的男胎打了下来。于是血行不止,二姐就昏迷过去。
虽然不对症,但是见效可是真快,“通”的作用可以说是立竿见影。
胡君荣不用说是闯下了大祸,那么他的反应如何呢?
贾琏闻知,大骂胡君荣。一面再遣人去请医调治,一面命人去打告胡君荣。胡君荣听了,早已卷包逃走。
一个“早已”,隐隐透露出了一些不同寻常的迹象,读来令人不由得心惊!好像是,胡君荣对自己的药会起到什么作用早有准备一样。
为什么这么说呢?请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是在半夜,半夜,半夜!!!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如果真的是药对症,下通淤血而已,胡太医看完病三更半夜,难道不是应该在家睡大觉吗?
可是你们看胡君荣的反应,好像对这个病例的结果十分上心,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