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后期是指月经周期延后7天以上,甚至3至5个月一行,经期正常,连续出现2个周期以上,如月经周期仅延后3至5天,或偶见一次延后,或历来周期是40至50日一行,或青春期初潮后数月、绝经过渡期月经延后,无他不适不属本病。中药对调整月经延后很有功效
出现月经后期的原因
先天禀赋不足、工作压力较大或精神过度紧张、人工或药物流产史、减肥史、感寒饮冷,精血不足,或邪气阻滞,致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月经后期。
中医认为月经后期与肾虚、血虚、血寒、气滞、痰湿有关。
肾虚
由于先天肾气不足或房劳多产,损伤肾气,肾虚精亏血少,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月经后期而至。
血虚
体质素弱,营血不足,或久病失血,或产育过多,耗伤阴血,或脾气虚弱、化源不足,均可致营血亏虚,冲任不充,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使月经周期延后。
血寒
虚寒:素体阳虚,或久病伤阳,阳虚内寒,脏腑失于温养,气血化生不足,血海充盈延迟,遂致经行后期。
实寒:经期产后,外感寒邪,或过食寒凉,寒搏于血,血为寒凝,冲任阻滞,血海不能如期满溢,遂使月经后期而来。
气滞
素多忧郁,气机不宣,血为气滞,运行不畅,冲任阻滞,血海不能如期满溢,因而月经延后。
痰湿
素体肥胖,痰湿内盛,或劳逸过度,饮食不节,损伤脾气,脾失健运,痰湿内生,痰湿下注冲任,壅滞胞脉,气血运行缓慢,血海不能按时满溢,遂致经行错后。
月经后期的误区
早孕
育龄期妇女月经过期未潮,尿或血检查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见宫内孕囊,早孕反应,子宫体增大。
胎漏
月经过期后又见阴道少量出血,或伴轻微腹痛。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子宫增大符合妊娠月份,B超检查见宫内孕囊。
异位妊娠
月经逾期后又见阴道少量出血,或突然出现一侧下腹部撕裂样剧痛,甚至出现昏厥或休克。辅助检查妊娠试验阳性,B超检查宫内未见孕囊,或于一侧附件区见有混合性包块。
中药治疗特色优势
中药足浴
足部有多个穴位,67个反射区,与身体各个器官都有联系。中药足浴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中医辨证,选定中药后煎煮泡脚,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上药物作用,集药物治疗与穴位刺激为一身,以局部调动整体,温经祛湿、活血通络,帮助患者调整月经周期,使得月经迟滞恢复正常。
中药口服
《傅青主女科·调经》中云:“盖后期之多少,实有不同,不可执一而论……夫经本于肾,而流五脏六腑之血皆归之,故经来而诸经之血尽来附益。”医生通过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症状,拟定中药方剂,对患者进行全身调理,恢复月经周期,使月经不再错后。
针灸
经络循行全身,气血并行。通过对三阴交,足三里等穴位的针刺刺激,从而辅助治疗月经后期。现代医学证明,每一个穴位都有相应的神经阶段和支配器官。
(资料来源:悦读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