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妈作为妇女之友,一直是让众多女性又爱又恨的存在。关于产后姨妈什么时候来,很多新妈妈都会产生疑惑?姨妈来的早晚,跟子宫恢复的好不好有直接关系吗?
产后例假恢复的早晚,并没有好坏之分。
产后姨妈恢复的早晚,并没有好坏之分。产后来月经的时间因人而异,和妈妈的哺乳情况、体质等都有关系。一般来说,20%的哺乳妈妈在产后3个月内就会来大姨妈。大多数妈妈会在断奶后1~2个月来月经,如果断奶后超过3个月,姨妈还没有来报道,医院检查一下啦!产后月经复潮较早者,说明卵巢功能恢复比较快;产后月经复潮较晚者,说明卵巢休息的时间比较长。不哺乳的产妇通常是在产后6-10周月经复潮,在产后10周左右恢复排卵;哺乳产妇的月经复潮延迟,有的是在哺乳期间月经一直不来,平均是在产后4-6个月恢复排卵。产后较晚月经复潮者,首次月经来潮前大多数都有排卵。哺乳期的产妇虽然没有月经复潮,却仍有受孕的可能。所以,哺乳期虽然没有月经来潮,同房时也要注意避孕。
产后来例假的时间因人而异,和妈妈的哺乳情况、体质等都有关系。对于大多数母乳喂养的妈妈来说,由于喂奶暂时抑制了大脑分泌相关的激素,母乳喂养期间大多数不会来“例假”,但是也有少数妈妈会在母乳期间来“例假”。通常来说哺乳的妈妈会比不哺乳的妈妈例假来的晚一些。少数的妈妈乳汁分泌较少,加上宝宝的吮吸刺激不规律,综合起来各种因素导致泌乳素分泌减少,抑制例假的机制就减弱了,导致例假到来。如果家长给宝宝断奶后超过3个月,还没有见到例假的话,医院检查下。
产后第一次月经的时间不是很固定,即使产后姨妈第一次来之后,也可能中间会停经一两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新妈妈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恢复到正常的月经周期。
一般来说,哺乳的妈妈会比不哺乳的妈妈月经来的晚,但是这不代表哺乳期的妈妈就不会来月经。少数的妈妈乳汁分泌较少,加上宝宝的吮吸刺激不规律,综合起来各种因素导致泌乳素分泌减少,抑制月经的机制就减弱了,导致月经到来。因此,哺乳期的妈妈也是有可能会来月经的。
有种说法是,哺乳期妈妈来了月经,母乳就没有营养了,甚至对宝宝有不好的影响,必须断奶。这种说法科学吗?实际上,正常情况下,产后的11天至产后4个月之前母乳的质量是最好的,在恢复月经了之后,乳汁则比之前要浓缩,所含有的脂肪减少,蛋白质增多。为了尽量减少乳汁浓缩的程度,妈妈在月经期间可以多喝水,多吃鱼类,肉类,牛奶等补充营养。
这种乳汁对宝宝并没有害处,唯一担心的是宝宝可能会吃不饱。如果宝宝吃不饱,可以考虑逐步添加辅食了。一般情况下宝宝会在4-6月开始增添辅食,当宝宝逐渐适应了辅食,就可以准备给宝宝断奶了。慢慢减少吃奶的次数,增添辅食的分量。
生孩子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和体力,即使生产之后一些器官逐渐恢复了,对于内在也还是需要慢慢调整的。所以一般建议生完孩子之后,间隔2-3年再要下一个宝宝。因此,对于不想立刻就怀孕的宝妈来说,产后一定要注意避孕。特别是剖腹产的宝妈,更是要注意不要连续怀孕。
不哺乳的宝妈,往往受到下丘脑分泌激素的影响,在产后的4-6周就开始恢复月经;而哺乳的宝妈,则会受到脑垂体功能的抑制,闭经的时间可长达一年甚至更久。
但这个时间也不是绝对,每个人体质不同,在产后恢复月经的时间也是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