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智推“一号专车”抢“豪的”市场 独特模式被疑打“擦边球”
每经实习 陈鹏丽 发自广州
近两年,打车软件逐渐普及,一方面缓解了人们打车难的问题,受到了年轻一族的广泛追捧;但另一方面,由于是 新生事物 ,打车软件市场尚存在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以两大打车软件 快的 与 滴滴 的补贴大战为例,这种 烧钱 的战术,就遭到过不少舆论的质疑。
7月17日,交通部出台打车新*,明确指出将 着力营造统一、开放、公平、有序的发展环境 ,并在接入监管方式中规定 平台运转不得影响召车软件正当功能和良性竞争 ,这意味着国家首次在中央*策层面确立了打车软件的合法地位。
近日,国内打车软件市场再添 新兵 ,即与 快的 同属于快智集团的 一号专车 。提到 一号专车 ,可能知道的人还不多,但自推出后,就被加以了 打豪的 的印象。
一号专车 定位中高端商务用车市场,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杭州、广州等几大城市上线,并计划在短时间内覆盖全国市场。其经营模式是:向汽车租赁公司租赁各类型汽车,由劳务公司派遣司机, 一号专车 以平台性质将车与司机连接,为乘客提供中高端召车服务。这一模式类似于先行一步的优步(Uber)、易到用车。
不过,《每日经济》近日在广州亲身体验发现, 一号专车 收费比普通的士要高出不少,但服务质量差别不大,且发票索取周期也较长。
一号专车 独特的运营模式,也被质疑是在打 擦边球 。广州市交委工作人员也表示, 一号专车 是将车辆租赁过来然后进行载客运营,这就存在一个是否合法的问题。
对此,快智公司公关总监叶耘对表示, 我觉得要这样说也可以,但不太好听。我们的法律精神是 法不禁止即可为 。
顶级车型起步价近30元/
一号专车 官信息显示,其属于上海奇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旗下品牌,而后者又隶属于快智集团。此外,用户可在APP软件上自主选择服务车型,包括经济型(科鲁兹、朗逸等)、舒适型(帕萨特、天籁等)、商务型(别克GL8、陆尊等)以及豪华型(宝马5系、奥迪A6L等)等,不同车型的服务价格也有所不同。
7月10日,《每日经济》通过 一号专车 应用软件下了一个订单,并选择了 豪华型 专车。但等了10多分钟,仍未见有司机接单。随后,改选了一辆 商务型 的别克GL8。
提交完订单后,提示用户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位接单司机为其服务。选择了一位乌姓司机,随即收到一条提示信息,需要自己主动联系司机,确定司机到达指定出发点的时间。
约20分钟后,乌师傅到达指定出发点。一看到,乌师傅便下车接待,帮忙开关车门。在随后的半个小时行程里,乌师傅只字未提车内有其他免费服务。而据此前广州媒体报道,商务型专车会向乘客提供免费WiFi、矿泉水以及其他日常出行用品等服务。
上车后,乌师傅启动一款软件,实时显示公里数及时间。得知,其收费模式和普通出租车一样,但价格高出许多。其中,经济型车的起步价为15元;舒适型车为20元;商务型车25元起步;豪华型车为29元。每公里价格也比较高,比如豪华型车是4.9元/公里。
根据车上的软件显示,在之前,乌师傅已接送了90多位乘客。但他似乎对打车软件并不熟悉,还表示商务型车跟经济型车的收费标准是一样的。
乌师傅还称,对 一号专车 的新注册用户,系统会赠送4张30元,共120元的优惠券。但据所知,新注册用户每位只得到2张30元,共60元的优惠券。另外,乌师傅也不太清楚如何在系统上索要打车发票。
系统显示,从丽影广场到广州酒家(体育东路店),全程6.7公里,用时29分钟,共花费82.2元。由于使用了30元优惠券,实际支付了52.2元。据了解,如果是普通出租车,打车费在20~25元,不到 一号专车 费用的30%。
司机不直接提供乘车发票/
一号专车 的收费模式是,用户先预存部分金额,行程结束两个小时后,系统会自动进行扣费。若预存金额不够扣除,用户需补足差额。不过,当天在付费成功后,却没有马上从乌师傅处拿到乘车发票。
乌师傅表示,开发票需要在下订单之前完成。他建议致电客服人员,询问是否可以补开发票。
7月10日晚间,即乘车当天,致电 一号专车 客服,按照客服人员的指导,提交了开票信息。但到了7月15日,仍未见发票影踪,打车系统一直显示:开票中。随后再次致电 一号专车 客服。客服查询后回复,发票由上海总公司开出,的发票已经开好,但未寄出。直到7月16日下午,发票才送达手中,前后一共花了6天时间。
叶耘对解释说,乘客无法在下车时拿到发票,是因为约车费用中包括了时间和路程两项收费。行程结束时,系统还来不及马上计算出总费用。为了节约乘客时间,所以发票不由司机直接提供。
收到的这张发票显示,这是一张上海市增值税普通发票,应税劳务名称为 约车服务费 ,销贷单位为 上海大*蜂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还了解到,50元以下的约车服务费不能开发票,优惠券金额也不纳入发票金额。对此,叶耘表示,50元以下金额不能开发票,是因为根据客户端费用数据,服务费用均超过50元。但如果优惠券的金额过大,导致可开发票金额不足50元的,在第二次约车并超过50元后,便可开具发票。
不过,发现,根据 一号专车 的上述价格体系,只要是较近的行程,乘车费不超过50元是完全有可能的。叶耘也坦言,因为 一号专车 现在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发票等方面确实有待完善。
为什么销贷单位名称依然是大*蜂,而不是 一号专车 或者快智集团?叶耘表示, 这应该是财务层面的问题。我们现在是品牌改为 一号专车 了,但注册公司还是大*蜂。再去注册一个 一号专车 公司也可以,但是比较麻烦。
对传统出租车影响不大/
一号专车 就是以前的 大*蜂打车 。据叶耘介绍, 大*蜂 于今年5月初进入广州,在此之前,在上海、北京已发展到一定规模。6月23日,正式改名为 一号专车 。其经营模式类似于优步(Uber)、易到用车。
今年2月,来自美国旧金山的打车应用Uber正式宣布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它已经在全球31个国家、80个城市开展了叫车业务。与在美国以个人司机注册做Uber司机为主的模式不同,Uber在中国采用与租车公司合作、由租车公司提供车辆和司机的模式。
不过,优步的出现,也让当地的出租车行业感受到了威胁。据公开报道,在巴黎,当地出租司机曾对优步发起抵制。在优步的老家美国,波士顿、纽约都分别曾因优步触动传统租车行业的利益而遭到 封杀 ,随后分别解禁。
易到用车隶属于北京东方车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于2010年5月创立。官信息显示,通过下载应用终端,或者登录站等方式,用户可以随时发出订车需求,享受高端车型和专业服务。目前,已覆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74大城市。
据上述乌师傅透露,广州的 一号专车 公司现已有200多名员工。不过,接受《每日经济》采访的广州出租车司机和出租车公司,似乎并没有感受到 一号专车 有太大的冲击。
广州乐途出租车公司的谭师傅告诉, 一号专车 对普通的士影响不大,因为大部分人都是有事或赶时间才打车,而 一号专车 需要提前预约,要等比较长的时间。
用 一号专车 的人都是不赶时间的人,而且一般是商务用车,用来接待客户之类的。 谭师傅表示,传统出租车的司机甚至都不怎么关注 一号专车 的存在, 我们也很少听到有人会坐那种车。
广州天成出租车公司负责人刘先生表示,虽然 一号专车 增加的车辆也不多,但从效益与投入的角度来看, 一号专车 存在的意义不大。市民打车,往往都是赶时间,广州市场已有很多打车软件, 如果是商务人士用车,他们往往自己去跟租赁公司租车来用,可以不需要经过 一号专车 。
公司:新生事物需要适应期/
尽管广州的传统出租车行业对 一号专车 并没有太大的敌意,但 一号专车 运营模式的合法性,以及可能存在的一些漏洞,依然受到质疑。
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宣传处一位工作人员对《每日经济》表示,租赁汽车租来的一般都是私家车,私家车是不具备运营资格的,行驶证上注明的是 非营运车辆 ,但 一号专车 将车辆租赁过来然后进行载客运营,这就存在一个是否合法的问题。
按正常来说, 一号专车 是不合法的。 上述广州乐途出租车公司的谭师傅认为, 一号专车 就像一个租车公司,他们的车辆是租车公司的,没有出租车运营资格证。 可以说他们的车子是私家车。他们的司机也是没有出租车驾驶员服务营运资格证的,不是正规的出租车司机。
上述广州天成出租车公司负责人刘先生表示,从严格法律意义上说,车辆载客运营都是需要运营资格证的, 交委那边也是要求也车子和司机都要具备运营资格证。
叶耘对此回应称, 一号专车 从神州、一嗨等正规租赁公司租车,车辆所有权属于租赁公司,并非私家车, 都是有运营资格的 。
我们只是在打造一个平台。 叶耘向解释说,公司的车辆是从全国上百家不同的租赁公司租赁过来的, 车子由正规租赁公里提供,具备营运资质,司机由正规劳务公司派遣,以上两项都是合法的,因此 一号专车 是合法的 。
不过,据乌师傅称,他的车辆是从广物汽贸富利全汽车租赁公司租过来的。《每日经济》就此两次致电该公司,但对方均称,经确认,富利全与 一号专车 并无任何业务来往。
根据 一号专车 上招聘司机的公告,以应聘者身份致电招聘负责人,问及车辆是否由租赁公司提供时,该负责人却告诉, 车子是我们自己的。
当问如果本人并未挂靠劳务公司,是否能被聘用时,该招聘负责人说, 一旦录用,你来就行,剩下的我们会搞定,我们会帮你挂靠劳务公司。
对于乘客的安全及保险问题,叶耘表示, 乘客出事直接找我们,因为乘客直接使用的是我们 一号专车 的服务。我们给每一位乘客都配备一个商业保险,从乘客上车,车辆开始启动,这个保险就正式生效了。
谈到用户的信息安全问题,叶耘表示,涉及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联系方式,在支付方面有两种方式,一是绑定信用卡,二是直接充值到账户。 这个账户是 一号专车 独立的,保密程度肯定很高。信用卡绑定,是国际上通用的惯例,只要信用卡系统是安全的,它就是安全的。
而当提出 一号专车 目前的运营模式是否在打 擦边球 的疑问时,叶耘表示 我觉得这种说法,要这样说也可以,但不太好听。我们的法律精神是 法不禁止即可为 。在我的眼里,没有 擦边球 这个概念,只有合法和非法。但没有必要说得那么暧昧,从体育比赛的角度来说,擦边球也是好球啊,它也得分啊。
任何新鲜事物都需要一个市场适应期。 叶耘表示,希望*府部门能接纳 一号专车 ,以满足市民对中高端专车的需求。
他还告诉,公司已和各地交通部门有过沟通, 不仅广州,北京、上海的交通部门我们都会经常去沟通。*府的意见就是担心我们冲击到传统出租车,建议我们在定位上错开,做中高端。他们也认为我们是合法的,因为有正规的租赁和专业的劳务公司。
不过,上述广州市交通委员会宣传处工作人员向表示,是否将 一号专车 纳入管理,最终还是要看国家交通部门下达的法律法规。 一号专车 是新生事物,市交通部门正在对其运营模式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