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不同于度娘的女性更年期知识普及 [复制链接]

1#

更年期综合症是指妇女在绝经期或其后,因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或丧失,以致雌激素水平波动或下降所引起的一系列躯体和精神心理症状,主要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障碍为主的一系列症候群。一般来说,通常我们所说的更年期综合症特指:卵巢功能自然耗竭所致的一些列症状。

这些症状的起因,是身体内分泌变化,导致出现各类更年期症状,首先我们来看看更年期内分泌的变化。

内分泌的变化

更年期前后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卵巢功能衰退,随后表现为下丘脑-垂体功能退化。

1、雌激素方面,卵巢功能衰退的最早特征是卵泡对FSH(卵泡刺激素)反应性降低,这会导致FSH水平会进一步升高,更年期早期雌激素水平的波动很大,就是因为FSH的异常升高对卵泡的过度刺激导致雌二醇过多分泌所致。整个更年期过程雌激素并非逐渐下降,而是在卵泡停止生长发育后急速下降,直到卵巢不在分泌雌激素,此后,女性身体中仍然会循环低水平雌激素,主要来自肾上腺素皮质和部分经转化而来的雌酮。

2、孕酮;尚有排卵功能,仍有孕酮分泌,但因为卵泡期的延长,*体功能不良,导致孕酮分泌减少,绝经后无孕酮分泌。

3、雄激素;绝经后,雄激素水平总体下降,其中雄烯二酮主要来源于肾上腺,量约为绝经前的一半。睾酮水平较绝经前略有提高。

4、促性腺激素;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降低,诱导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释放增加,刺激垂体释放卵泡刺激素和*体生成素增加,其中卵泡刺激素较*体生成素升高显著。卵泡闭锁导致雌激素和抑制素水平降低以及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是绝经的主要信号。

5、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绝经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增加,并与*体生成素相平衡。

6、抑制素;绝经后妇女的血抑制素水平下降,较雌二醇下降早且明显,可能成为反映卵巢功能衰退的敏感指标。

西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症药物依赖性强,副作用大,禁忌症多,因而临床应用有限。中医虽无围绝经期综合症的说法,但已经将围绝经期女性出现的一系列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归属于“绝经前后诸证”的范围。中医认为围绝经期综合症的发生与冲任脉虚,天癸渐竭,肾气渐衰有关。故肾虚,冲任不足,阴阳平衡失调及脏腑功能紊乱是致病之本。

肾藏精寓阳,肾虚必及他脏腑,导致多脏腑功能失调。围绝经综合征以肾阴不足,虚火上亢为常见。肾阴不足,则肝体失养,心阳失济,引起潮热面红出汗,烦躁易怒,心悸失眠;阴虚精亏,则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因此,肾精亏虚,天癸衰竭,精血不足,冲任不通,为根本原因;肾主水,水不涵木,肝郁木旺,当为发病诱因。

妇科再造丸所含主要成分,肉苁蓉,*参,白术,*芪,茯苓,杜仲等,具备线显著的补肾益气,疏肝养血和健脾理气的功效,当归,香附,川芎和阿胶则具有补血、疏肝和调经的作用,而丹参、益母草、三七则有调经、止痛、燥湿止带和收敛止血的效果。对于以肾阴渐亏,心肝火旺,元阳易耗而难复为主要病机的围绝经期综合症,恰好起到了补肾平肝清心的作用。对于围绝经期综合症,妇科再造丸可明显改善症状,且无*性作用。

尹俊伟

赞赏

长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