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医院带你练习养生操,ld [复制链接]

1#

“新冠肺炎”使得人们基本待在家中,在家应该怎么锻炼来提高自己的抗病能力保持健康体魄呢?医院陆进辉主治医师根据经验,在“八段锦”及青羊宫“武当松溪太极拳”中节选了几个简便易行的动作教给大家。该功法有开宣肺气、舒肝健脾、强肾固元、舒通经络等作用。大家坚持锻炼能够达到形、气、神同调的目的,使身体得到很好的调整及修复。这些动作简便易学,不受场地限制,男女老幼都可练习。根据自身情况做15-30分钟,每天早晚各一次。

陆进辉主治医师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妇科名中医张琦教授,并先后跟随省名中医陈钢老师及刘永家、刘福友、梁超等主任中医师学习,现师从于四川省名中医郑家远主任中医师,擅长治疗儿科、妇科、内科等常见病、多发病。如:小儿感冒、咳嗽、发热、厌食、口疮、腹痛及女性月经不调、带下、产后病,常见内科的心悸、失眠、汗证、水肿等。

年师从江西中医中医药大学张敬文教授学习养生气功,年跟随青羊宫武当松溪太极拳李凯老师学习松溪太极拳,至今学习传统养生功法10余年,颇有心得。

      第一、站桩式:两脚分开站立,两脚平行,与肩同宽,双手抱于腹前,膝盖微微下蹲,目视前方,舌抵上腭,牙齿轻叩,提肛敛臀,松腰坐跨,目视前方,放松自然,呼吸平稳,精神内守。此为站桩动作,能起到培补元气、固养肾精的作用。站桩久后舌底唾液会增加,唾液产生后要慢慢咽下小腹,不仅可以促进食物消化吸收,而且能陪补肾精,提高免疫力。站桩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时间由少到多,初学者3到5分钟即可,逐渐加长。第二、调理三焦:屈膝下蹲,双手十指交叉,掌心朝上抬至胸口再翻转,两手向上撑托,两臂伸直。眼睛看手背并垫脚尖,停三到五秒。双手转向下,两腿绷直,身体向下弯曲,手尽量触地,头顶对手背,定住屏气三到六秒。随之用手带动身体向前往上抬起,身体和手臂保持拉直,塌腰,身体与地面尽量成水平,停住屏气3到6秒,两手带动身体继续往上抬起,待站直后双手从头顶分开,可同时发“呼”字吐气慢慢下落。重复做八次。注意呼吸在每一处停顿屏气时不要太勉强,一定在自己适应的范围内,在转动过程中自然换气。横隔以上称为上焦(心、肺),横隔以下至脐是中焦(脾、胃),脐以下是下焦(肝、肾),平时我们身体长期处于僵硬紧张状态,筋就会卷缩,此动作我们称之为伸筋拔骨,正好能够舒展筋骨,放松全身。同时人体脏腑对应的经络起止点,都在手指和脚趾上,这个功法动作中,上肢十指交叉托天,下肢十趾用力蹬地,使人体十二经脉的起止点都得到了有效的调理和启动,使阴阳经气得到很好的转换过度,从而人体三焦得到了全面的锻炼。第三、升降:双手掌心向下十指朝前,往身体外伸出,与肩同宽。身体随之下沉,屈膝坐胯,同时吸气。手往回收,在身体前方往下按压,同时身体往上站直,同时呼气。双手按压在身体站直后,继续往外推出,重复8遍。(特别注意一下,老年人及膝盖不好的屈膝不能太低,以免损伤膝盖)第四、开合:双手掌心相对十指朝前如抱小球。双手张开时吸气如抱大球,身体慢慢站直,浑身也如充满气的球一样膨胀开。双手往中间合拢呼气,身体慢慢屈膝下沉。重复8遍。(注意在下蹲屈膝时膝关节微微外分,垂直于脚尖,提肛敛臀。第五、攥拳怒目增气力:双腿下蹲呈马步。两臂屈肘,双拳拳心向上,抱于腰部两侧。下肢不动,两手交替朝前直冲拳,拳心向下,手指分开再抱拳收回,连续打八拳。马步桩能蓄积丹田内气,在每次冲拳时,要用腰把丹田之气运至于手,并配合怒目圆睁,舌抵上腭和扣齿,用鼻短促呼气(肺开窍于鼻,肺有主气之能,故此,以气催力)。出拳要运用武术中的“寸劲”。通过这样锻炼,能振奋精神,激活经络气血的运行,增强人体内在的劲力。

第六、五劳七伤往后瞧:

头面向左后转,两手向后下方外旋拔伸,同时起身站直,目视左手掌,停住屏气3到6秒或3个呼吸,然后回正,尔后再向右转,左右交替做八次,然后还原。

“五劳”,是指在日常生活中的五种太过的行为。“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行伤筋,久站伤骨。”“七伤”是指人体的情绪活动变化太过所构成的致病因素。“过喜伤心,过怒伤肝,忧思伤脾,悲伤伤肺,惊恐伤肾。”此动作双手臂及手掌外展外旋,加强了手内侧三条阴经、手外侧三条阳经的气血运行,此六条经络都经过头面部,同时通过颈部的左右转动拔抻,可以疏通颈椎经络中的瘀滞,改善颈椎病,促进头脑的气血供应,使情绪平和、头脑清醒,从而达到疏通脏腑气血的功效。

第七、调理脾胃须单举:双臂抱于腹前,左臂翻掌自下向上举至头顶上方,左腕外旋,使掌心朝上,掌指向右。与此同时,右臂伸直,右腕下按,使掌心朝下,掌指向前。一只手上举,另一只手下按,头正颈直,目视前方。两手交替做8次。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是提供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是滋补人体先天元气的工具。胃经在胸腹中线旁开两寸,此动作,双手上举下按都沿着胃经巡行路线,一手上举,根据脾气主升的道理,可健全脾脏的生理功能,从而使其运化营养物质的能力得以提高。另一手下按,是根据胃气主降的原理,以改善胃部消化食物的功能,并促进向下排出废物。通过人体外在动作的升降导引,用以激发人体脾胃的升降功能,改善便秘及消化不良等现象。第八、紫燕高飞展肺气:两手从体侧缓缓抬起至与肩高,掌心朝下。双臂渐抬渐往回收,同时吸气,两腿曲膝身体下沉,手高不超过头顶。状如展翅飞翔,肩松坠肘,脚踵有微离地之感,头略向上领劲,便于肾气上升,手掌在耳侧处,掌心朝外,继之双手往外推出,同时呼气,身体自然下蹲,手臂伸直停留3个呼吸,手心朝外但要有内含之意,掌指上竖,虎口圆撑。重复做8遍。此动作通过呼吸伸展能舒畅胸肺之气。第九、引气收式:两手旋转向上托起,开始吸气,身体慢慢站直同时两手缓缓上举内收,从头到胸部,身体缓缓下沉,双手从胸部下按,同时呼气,气沉丹田,身体缓缓站直,随后两手再外展向上,重复3次。最后双手抱于腹前,自然呼吸,意识放在腹部,停顿3-6个呼吸。第十、背后七颠百病消:两脚并拢,两臂自然下垂,含胸拔背,头正颈直,目光平视前方,然后,两脚跟抬起寸许,随即下落震地,并带动上肢及躯干抖动,如此做足7次后还原放松。(膝盖不好的,不要勉强此动作)医理:人体的百病都是因为经络血脉的气机不畅造成的。此动作通过双脚一起一伏有节律地震动,使地面产生的震动波,自踝关节传向膝关节、胯关节,再传向腰椎、胸椎、颈椎和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使人体九大关节和内在脏腑都能感受这种震动带来的惬意舒适。九大关节,是人体内外气血运行的枢纽,通过外在筋骨和内在脏腑颤抖的导引作用,化散了脉络中的瘀滞,正气虚弱之处得以培补,从而起到百病消散的奇效。

医院陆老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