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轻女孩大姨妈紊乱同房出血,可能是它在 [复制链接]

1#
刘文斌医术怎么样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01215/8498248.html

众所周知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的病症之一,且病发的周期很长,治疗容易反复,身体的免疫力一旦低下就易引起发作。盆腔炎如果没有引起重视,得到有效治疗的话,可能会导致不孕,慢性盆腔痛、异位妊娠的情况发生,严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所以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

盆腔炎的几大诱因

1.产后或流产后感染。

2.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

3.使用不洁卫生垫,经期性交等。

4.不洁性生活史:早年性交、多个性伴侣、性交过频。

5.由阑尾炎、腹膜炎等蔓延至盆腔,导致炎症发作。

急、慢性盆腔炎的区别

急性盆腔炎发病时下腹痛伴发热,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非月经期发病可有白带增多,泌尿系统尿频、尿急、尿痛,下肢乏力等。急性盆腔炎的病程可迁延及反复发作,造成慢性盆腔炎。慢性盆腔炎

主要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腰背部酸痛,月经紊乱,白带增多,易感疲劳(常在月经、劳累后加剧)。

章美琴医师讲述—中医治疗盆腔炎

盆腔炎属中医学"妇人腹痛"、"癥瘕"、"带下病"等范畴。根据其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可分为急性、慢性两大类。在传统医学里,急性者相当于“热疝”、“痃瘕”;慢性者属于“月经不调”,“带下”,“癓积”等范围。其病因病理,多由于经期、产褥期或流产后胞脉空虚,湿浊热*乘虚侵入而发病;或因情志不舒,肝郁脾虚,肝经、脾胃湿热邪*,循经下行,影响冲任而发病。湿浊热*蓄积下焦,客于胞中,与气血相博,气血壅滞不行,属实证,为急性盆腔炎;急性盆腔炎迁延日久(或无明显急性期,缓慢起病),则气滞血淤,正气渐虚,湿热残存,或湿热转化为寒湿,常常虚实夹杂,寒热并存,为慢性盆腔炎。

中医治疗盆腔炎从患者体质出发,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药治疗——辨证施治

急性盆腔炎,热*壅盛证:清热解*,化瘀止痛。

慢性盆腔炎主要的病理特征为“瘀、滞、湿、热、虚",气滞血瘀证:理气活血,祛瘀止痛;湿热夹瘀,互阻胞宫证:清热解*,利湿化瘀;肝郁脾虚,湿热蕴积证:疏肝理气,清化湿热;寒湿瘀滞证:温补脾肾,散寒化湿;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通络。浮针治疗——通经活络、缓解疼痛久病必瘀,慢性盆腔炎的特点就是血瘀,经络瘀滞,不通则痛。浮针疗法可以大面积持久的通经活络,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增加盆腔血流量,改善组织营养状态,提高新陈代谢,有效缓解盆腔炎的疼痛等症状,激发人体的自愈能力,使得人体可不药而愈。疗效快捷确切,安全无副作用。另外,浮针除了能治疗妇科疾病、颈肩腰腿等肌肉疼痛外,治疗漏尿也是有非常好的临床效果。

章美琴医师为患者进行浮针妇科治疗中

日常护理也很重要

饮食

清淡忌口、对症滋补

盆腔炎病人要注意饮食调护,要加强营养。发热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对高热伤津的病人可给予梨汁或苹果汁、西瓜汁等蔬果汁饮用,但不可冰镇后饮用;白带色*、量多、质稠的患者属湿热证,忌食甜腻、煎烤、油腻、辛辣之物;少腹冷痛、怕凉,腰酸疼的患者,属寒凝气滞型,则在饮食上可给予姜汤、红糖水、桂元肉等温热性食物;五心烦热、腰痛者多属肾阴虚,可食肉蛋类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补强壮。

卫生

专人专盆、勤换内裤

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清水清洗外阴,做到专人专盆,切不可用手触洗阴道内,也不可用热水、肥皂等洗外阴。盆腔炎时白带量多,质粘稠,所以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情志

心情舒畅、懂得平衡生气引起肝郁气滞,影响内分泌失调,加重炎症。所以要保持心情舒畅,不要生气;如果患慢性盆腔炎的话,可能相对来说治愈周期会延长,不要过于焦虑和担心,一定要平衡自己的心态,乐观向上。休息

合理休养、夫妻配合

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劳逸结合,因为人体是一个不断修复的状态,如果一直处于工作的状态中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超负荷的反应,免疫力低下会加重病情的反复;另外,如果在急性期是不能进行性生活的。因为急性盆腔炎,有发热,腹痛,有可能形成盆腔脓肿。如果是慢性盆腔炎,可以适当的安排性生活,但是也一定要注意节制。并且注意性生活的卫生,注意经期的卫生。

章美琴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妇科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熟练诊治妇科、内科的常见病及疑难杂症,对不孕症、月经失调、痛经、盆腔炎、阴道炎、产后缺乳病、乳腺炎、乳腺增生、产后身痛、更年期综合症、内分泌失调、痤疮、*褐斑、颈腰椎病、感冒、咳嗽、神经衰弱、尿道炎、脾胃病、肠功能紊乱等均有较好的疗效。擅长:妇科病、乳腺病、浮针治疗颈椎病及腰椎病。

章美琴医师坐诊信息详情

医院坐诊时间:周五上午
分享 转发
TOP
2#

同房后出血,月经后没几天又出血了?已经绝经了又来姨妈了?

这次给大家说说引起非姨妈期间出血的另一种常见情况——子宫内膜息肉。

01

什么是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局部过度增生产生的突出于宫腔内的肿物,可单个或多个,多表面光滑。大多发生于育龄期至绝经后期的女性,育龄期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增加,35岁以下约3%,35岁以上约23%,围绝经期发病率较高。

02

如何确定长了息肉?


  很多时候,患者在做完超声,才第一次接触到这个诊断,门诊中,常常会遇到患者手里拿着一张B超单“我真的长了息肉吗?你确定吗?”


  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最终是需要依靠切除息肉组织后的显微镜检查才能确定的。在此之前,没有人可以拍胸脯保证说这“确定”是息肉。


  很多时候,医生会告诉你,如果不止一次B超提示宫腔内稍强回声或等回声赘生物,且伴随着月经改变(月经期变长了,或者月经量变多了,或者来完月经几天后又出血了),那么,你很有可能长息肉了。

03

子宫内膜息肉临床表现?


  大部分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有68%左右的患者可能会发生异常子宫出血。出血的形式不一,有经期延长、月经过多、性生活后出血或者经间出血以及不规则阴道出血。绝经后出血中也有1/4左右的患者是因为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对女性的生育力可能存在潜在影响,15%-25%的不孕妇女患有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内膜息肉恶变率较低,但绝经后发生的子宫内膜息肉不典型增生时,应视为癌前病变。


  超过三个月的月经异常就是警告。比如出血时间久、出血量多,伴随肚子痛、白带多等其他不舒服,或者经间期出血、绝经后的再次出血,请你一定要重视!

04

什么情况下需要治疗?


  通常而言,1cm以下的小息肉容易发生消退,且恶变的机会不大,因此,无异常出血且1cm的小息肉可以观察,25%的息肉,经过一年的观察,可以自然消退。


  但当子内膜息肉持续存在,直径1cm、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或有生育要求时,建议手术治疗。

05

术后还会复发吗?


  子宫内膜息肉发病机制并未完全清楚,现阶段的研究表明其发生与年龄、肥胖、高血压以及使用药物有关,只要子宫存在,危险因素没有解除,就有可能复发。


  即便可能复发,从解决症状、预防恶变的角度来说,手术还是非常必要的,只是我们需要与医生讨论手术的指征和利弊。

06

术后多久可以怀孕?


  为了了解手术的效果,一般建议手术以后3个月复查。如果病人有其他的需求,比如需要进行胚胎移植,会将复查的时间提前。术后内膜修复时间一般为1-2月,复查的方式主要是根据症状的改善和B超检查的结果进行判断。


  对于急于受孕的女性朋友,一般建议术后正常月经来潮一次后试孕,手术当月建议避孕或避免性生活。当然,试孕并不影响复查,可以同期进行。

更多精彩内容,请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