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夜饭菜致癌吗??一起看答案!!
关于隔夜饭菜,很多人都会纠结能不能吃,吃了会不会有危害?人们对隔夜饭菜的恐惧一直存在,甚至有说隔夜饭致癌,那事实究竟是什么,今天,小编和大家一起谈谈隔夜饭菜的那些事。
隔夜饭菜致癌吗?
其实,认为隔夜饭菜会致癌,主要还是担心隔夜饭菜亚硝酸盐超标。不过,亚硝酸盐本身并不致癌,当亚硝酸盐在体内和蛋白分解产物胺作用生成亚硝胺才可能致癌。亚硝胺属于“致癌因子”,摄入过量可能会诱发癌症。亚硝酸盐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0.2毫克,也就是说一个5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摄入10mg以下亚硝酸盐是安全的。
隔夜饭菜致癌吗??一起看答案!!
新鲜烹饪的食物在科学的储藏后,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有效的控制隔夜饭菜中的亚硝酸盐量。虽然说“隔夜饭菜似砒霜”的说法太夸张,但是对于隔夜饭菜也并不建议大家经常吃,毕竟放置后的食物营养价值都会有一定程度的流失,经常食用对健康毕竟是不利的。
以下食物不建议隔夜吃
1、绿叶蔬菜
绿叶蔬菜的营养价值来源于新鲜,最好在烹饪后及时食用,不建议隔夜食用。在众多的食物中,茎叶类的蔬菜绿色蔬菜亚硝酸盐含量相对较高,并且容易滋生细菌。
2、鱼和海鲜
鱼和海鲜隔夜后容易产生蛋白质降解物,会损伤肝、肾功能。
3、菌类食物
蘑菇、木耳、银耳等菌类食物隔夜后不建议食用,像银耳本身就含有较多的硝酸盐类,经煮熟后如放的时间比较久,在细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盐会还原成亚硝酸盐。
4、散装卤味
散装的卤味食品买来后尽快食用,这类熟食本身就容易滋生细菌,即使放在冰箱里也并不保险。
5、凉拌菜
食品监督管理局曾对凉拌菜做过专门的测试,结果显示,做好的凉拌菜放室温环境中,超过2小时就会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而变质。
隔夜饭菜致癌吗??一起看答案!!
我们建议在存放食物的时候,凉菜、热菜、荤菜和素菜都应该分类存放,减少交叉污染;预计吃不完的菜,提前放入保鲜盒放入冰箱冷藏,避免留吃过的剩菜,饭菜在20-30℃的时候细菌繁殖最快,夏天温度较高的时候,可以在饭菜还有余热的时候就放进冰箱。
隔夜饭菜致癌吗??一起看答案!!
条件允许,尽可能食用首次烹饪的食物,在家庭餐桌食物搭配中,要做到食物多样,单品少量,吃得营养,吃得健康,厉行节俭,减少隔夜饭菜的食用。要相信,新鲜食物,应季食物都是最好的保养品!(内容来源:营养师网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记住:健康饮食18条
因此我们不但要按时吃饭,还要健康并且科学地吃饭,有权威的营养专家总结出了18条健康饮食的「金标准」。
如果在这18条中能达到12条以上,你的健康饮食就算达标;如果是在5条以下的,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及时纠正,饮食健康,身体才会健康。
18条健康饮食「金标准」,你做到了几条?
01
吃饭时挺直腰背
人们吃饭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很容易含胸驼背,这样会使食道和胃部受压,影响消化。
正确的进餐姿势是:腰背要挺直,这样可以让胃部不受任何压迫。
02
特别饿时喝点粥
人在极度饥饿时看到什么都想吃,但此刻胃肠消化功能已经受损,如果这时候大吃大喝很容易会造成食滞。
此时最好是先喝点粥,给胃部一个缓慢适应程度,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
03
两餐间隔4-6小时
两餐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间隔时间太短的话,消化器官则会得不到适当的休息。
因此,建议大家吃饭时候,两餐间隔最好4-6小时会比较好。
04
先吃爱吃的食物
在面对各种各样的菜肴时,最好先选择吃自己爱吃的,这样会让你在情绪上获得满足。
而愉快的心情能较快地产生饱腹感,避免吃的太多,引起胃部消化不良。
05
饭后别立马用脑
饭后,体内的血液会集中流向我们的消化器官,大脑相对会缺血。
如果这时候立马用脑的话,可能会引起精神紧张,或者是记忆力下降。因此建议,最好在饭后休息半小时以上再进入工作状态。
06
吃饭时不谈扫兴的事
俗话说“食不言,寝不语”,在吃饭的时候说话,会使我们吃饭咀嚼加快,容易影响消化功能。
美国最新研究有指出,在就餐时谈论复杂或者令人扫兴的问题,会影响人的食欲和消化,因此在吃饭时可以适当讨论一些简单愉快的话题。
07
早饭要吃热的
在早上起床的时候,我们身体各个系统刚开始运作,如果在这时候吃冰冷的食物,消化系统第一个就受到刺激。
中医认为,早餐应该吃热食,保护胃气。建议早餐应该选择热粥、热麦片、豆浆等,再配上包子、面包等干主食。
08
饭后半小时再喝茶
茶叶中含有鞣酸和茶碱,饭后马上喝茶的话会影响人体对食物的消化。
胃液和肠液是人体消化食物必不可少的,可当鞣酸进入胃肠道后,会抑制它们的分泌,从而导致消化不良。
最好饭后半小时再喝茶,能促进消化吸收,起到杀菌消*和护齿的作用。
09
晚上不要吃冷饮
晚上过了7点后,人体的体液代谢会下降,如果这时吃凉的食物,尤其是冷饮,不但不容易消除疲劳,还会影响睡眠。
10
饭后甜点要少吃
正餐本身已经获得足够的糖分了,如果再吃甜点的话,人体会吸收多余的葡萄糖、淀粉等,容易肥胖。
11
多吃深色蔬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年版本)提出:推荐每天摄入蔬菜~g,并且首次提出了建议深色蔬菜应占蔬菜总摄入量的一半,即每天吃~克。
深色蔬菜是指深绿色、红色、紫红色的蔬菜,其维生素C含量比浅色的高一倍。
如紫色洋葱与白色洋葱,紫甘蓝与卷心菜等,前者的营养价值都显著高于后者。
12
吃饭环境最好安静点
研究表明,嘈杂的就餐环境会让人的味觉变迟钝,因此建议吃饭的时候不要选择环境嘈杂的餐馆,有轻柔音乐做背景可以让人吃得更香。
13
别一个人吃饭
一人单独进食容易产生不良情绪,最好是和同事、家人一起吃饭,心情会比较舒畅,而胃液的分泌也会相对旺盛,这样可以让食物能尽快地消化和吸收。
14
吃点纤维食品
根据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白皮书》显示:中国居民膳食纤维摄入严重不足,每日摄入量只有11克,还不到推荐量的一半!
如果人体摄取了多余的脂肪和蛋白质,会变成有害的腐败物,纤维质可把他们包围并排泄掉。
每天最好吃一点的粗纤维食物,比如燕麦、糙米、薏米等。
15
多嚼硬的食物
水果、甘蔗等较硬的食物要费劲去嚼,当咀嚼的次数增多,大脑的血流量会明显增多,活化了大脑皮层,起到防止大脑衰老的作用。
16
细嚼慢咽
充分咀嚼对消化来说至关重要。
这一过程,不仅仅是为了从食物中吸取营养,也是为了确保食物不在原地停留。
以免这些滞留的食物腐烂后产生气体,并导致便秘、腹泻和食物不耐症等麻烦。
17
少吃盐
新版美国饮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天摄入的食盐量应该减少至2毫克(约一茶匙)以内。
50岁以上或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患者人群,每天摄入食盐量则应该减少至1毫克以内。
18
调味品别滥用
在我们生活饮食中,为了追求饮食的味道,饮食调味品普遍的泛滥使用。
桂皮、小茴香等天然调味品都或多或少含有*樟素,多吃不仅会口干、喉咙痛、精神不振,还容易导致胃酸分泌过多和胃胀气。因此,在烹饪过程中尽量减少或者不要过度使用。
51万年历小编
对照上面这18条标准,你吃的健康吗?
长沙3名女大学生上网上瘾致终身不孕:这件事别再干了!
近日,湖南长沙一名女大学生发觉自己身体不对劲,相继地出现了失眠、盗汗、月经不调等症状。
在妈医院,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她,却被诊断患上卵巢早衰,可能会导致终身不孕。
更可怕的还在后面,根据医生说,最近这几天她接待了5对母女,有3名女生被确诊这种病症,细思极恐。
任谁也想象不到,这般的年纪轻轻竟会跟卵巢早衰挂钩上。
事发突然,然而,冥冥之中她们早已种下“恶果”……
这件事别再干了!
01
一名长沙22岁女老师也出事了。
她在午休时间突然腹部疼痛、大小便失禁,被送往ICU抢救。
医院时她一直昏迷不醒,连血糖的数据也检测不出,医生初步诊断为“糖尿病酮症中*”,可能危及生命。
送往急诊室后,抽出来的血呈乳白色,令人触目惊心。
经过抢救,这名老师好不容易从*门关被救了回来,却需要终身与胰岛素为伴。
年纪轻轻的她懊悔不已,可为时已晚。
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奶茶!
每天至少一杯奶茶,几乎成了她的日常生活标配。
谁也没想到,你一口一口喝着的香甜宝贝,分分钟可能要了你的性命!
事情曝光后,引发网友热议:
我闺蜜每天三杯秋天第一杯奶茶,接着喝以前快快乐乐喝奶茶,看了之后就是提心吊胆的喝了亲手做过就知道要达到奶茶店那种甜度就要往死加糖,茶也得浓才香
更有人犀利指出:“没事,下辈子注意点就是了……”
种种留言映射出了大部分人心存侥幸的心理,奶茶成瘾正在毁掉当代人。
央视曾经曝光了奶茶的健康指数调查,通过调查上海27家主流奶茶品牌竟然发现:
“一杯奶茶=13块方糖”
“一杯奶茶咖啡因=3/4杯美式咖啡”
奶茶的含糖量和咖啡因含量已经远远超出参考限值,长此饮用下去,不仅会诱发糖尿病、心血管各种并发症,还会出现呼吸、循环功能衰竭等器官衰竭问题。
大量的事实摆在面前,人们仍然视若无睹。
“生活中有两个悲剧。一个是你的欲望得不到满足,另一个则是你的欲望得到了满足。”
欲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贪婪成性。
去年6月份,一名年仅18岁的少女体检报告曝光,数据骇人。
“高血糖高渗昏迷合并酮症酸中*、休克、横纹肌溶解、肾功能衰竭……”
报告里,都是密密麻麻地标红,无不是在预兆着这位花季般的少女命悬一线。在团队医疗的全力抢救下,她整整昏迷了5天后才重见天日。
究其原因,就是每天花多元点外卖,至少喝2杯奶茶、可乐等饮料,生活像是失控了一般。
亲手种下的“*瘤”种子,终将会将自己的健康给吞噬掉。
去年10月份,福建一名24岁的小伙子把自己喝进了ICU,血液、心率呈直线下降,抢救多日才趋向好转。
小伙子从19岁开始就暴饮暴食,甜食饮料不离手,直到有一天把自己吃倒下了。
可被抢救醒后的第一句话是:“我要喝可乐”。
就是这些高热量的食物差点要了你的命啊,竟然还不知道怕。
发文不易,打赏随意
赞赏
继续的胡吃海塞,只会搞垮自己的身体。
人一旦放纵自己,就会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仅仅因为即时欲望的强烈性,远远地盖过了背后潜藏的危险性。
02
北野武曾经说过:
“人这种东西啊,不管外表修饰得多么光鲜亮丽,剥掉一层皮后就只剩下了一堆欲望。”
什么是人,欲望满身罢了。
可怕的是,不少人秉承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心态,任由自己的欲望泛滥。
除了通宵打游戏、熬夜短视频。
喝饮料不喝水、胡吃海塞、烟酒不离口等更是常态
前两年,一则“胃部爆炸”的新闻,震惊了不少人。
在南京,一名女子爱好大吃大喝,根本停不下来。
一天晚上,她一边喝酒一边暴饮暴食,突然间,腹痛难忍,感觉肚子像要炸了一样。
医院,根据CT显示,女子胃部严重扩张,需要立即进行手术。
令人震惊的是,由于饮酒过多,手术时腹腔竟突然炸裂,喷出可燃气体,导致一度着火。
惊呆现场医生。
而且,她腹腔内有大量黑色浑浊液体,并混有食物残渣,胃壁破损严重。
最后,由于病情太重,医生不得不将全胃切除。
这件事,让不少“吃货”对自己肆无忌惮的生活感到心有余悸。
值得注意的是,普通人吃到饱,就会停下来。
但如果边吃边喝酒,人在比较兴奋的时候,很容易进食过量而察觉不到。
这十分危险。
可怕的是,现代社会,似乎每个人都在跟我们说,不要克制自己的欲望,做你想做的事。
即使因为医院,仍然难以抗拒夜宵、甜品的诱惑,难以抵挡那点口腹之欲。
这几乎就是当代年轻人的心理状态:
“我当然知道克制会让我的身体变好,但是放纵会让我得到无与伦比的享受。”
殊不知,不断折腾自己的身体,在健康的边缘徘徊。纵欲,只会一步步蚕食着我们的生活。
03
杭州有位52岁的外婆,叫张玉环,身材匀称纤细得像20岁少女。
4年前的她,还在为跨入更年期而焦虑,身体和精神状态都不大好。
为了保持健康,改变颓靡的生活状态,她开始了健身,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这4年里,她保持每周健身5次,还养成了每天晨跑的习惯。
现在的她,深蹲可以做40公斤,举重单手上举能达到15公斤,身体素质秒杀了好多年轻人。
合理饮食、坚持健身,让她的体脂率常年维持在17%,没人能看出她已经50多岁,还以为她只有30而已。
业余时间,她还喜欢练习书法,在一笔一划中,享受内心的秩序和宁静。
正是这些健康的习惯,让她4年来没生过什么病,就小感冒过一次。
有句话说得很有道理:“年龄不是让我们老去的敌人,活着的方式和态度才是。”
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天天胡吃海塞、熬夜作践自己的时候,那些自律的人,都活成了令人羡慕的模样。
65岁陈道明,饮食克制、和家人过着简单的生活,身姿仪态风度翩翩、气场十足;
52岁*,健身、饮食双管齐下,常年高标准要求自己,举手投足丝毫看不出岁月的痕迹;
54岁李若彤,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运动、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身材优越得令人惊叹。
正如歌德在《浮士德》中所说:能克制者始能成事。
人天生都有惰性,但能和这种欲望作斗争,把自律变成习惯的人,方能活成最自由的模样。
04
每个人都会有放纵的时候,也都有欲望溢出的时候。
食色性也,本是人生常态。
人生有点欲望,也才有乐趣。
但为了让欲望更好地释放,首先,我们要学会禁欲。
一直记得梁实秋先生的“不吃是为了吃”。
梁实秋晚年有糖尿病,不能吃甜食,但他也有管不住嘴的时候。
有次,他与朋友们聚餐,菜一道道上:熏鱼,什锦炒饭,冰糖肘子。
但他都不动筷,无非因为里面有糖。
到最后八宝饭端上来的时候,大家也以为他不会动筷,因为八宝饭不仅有糖还有淀粉。
结果梁实秋却大快朵颐。
他解释道:
“先前的那么多美食我都不吃,就是为了把配额留给我最喜欢的八宝饭呀!”
到了一定年纪你会明白,禁欲,才是成年人最高级的性感。
控制住欲望,生活才可能避开大部分不必要的痛楚,进入良性循环。
前几天,我看到一张惊讶不已的照片,来自于久未亮相的韩寒:
照片中,身材健硕优美,肌肉雕刻有致的他在晨光中跑步。
你能想象这个男人已经快40岁了吗?
不仅如此,一同晒出的还有他的跑步数据,5公里距离,他只用了18分36秒。
接近业余顶尖选手的水平。
要知道,普通中年大叔给人的形象,都是贪吃、贪睡,不爱运动,大腹便便。
可韩寒通过禁欲,得到了健康的体魄,全身上下没有一丝赘肉。
这一切,都让他更有活力,面对向往的生活,更有追逐的自由。
从来没有什么天生的好身体,好状态。
有的只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克制住了欲望并加倍自律。
希望每个纵欲的成年人,都能从此戒掉过度的欲望,不再沉迷于肤浅的快感。
记住,只有先谈克制,再谈欲望的人,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人生。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离家后的日子,父母过着怎样的生活?
后记:
网上有一个问题:
“你有没有想过:我们离开家的日子里,爸妈过着怎么样的生活?”
有一个网友是这么回答的:
“每一次我回家的时候,
爸妈都会弄出一大桌菜,
准备很多的水果和零食,
不停说街坊邻居的八卦,
所以我一直以为他们平时过得很热络。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回家,
看到冰箱里有一盘馊菜,
就问妈妈怎么还不扔,妈妈却说:
‘没事,我跟你爸,
吃不完就放冰箱里,
一盘菜可以吃很多天。’
从那天起我才知道,
我不在家的日子里,
爸妈就是空巢老人:
他们吃得超级简单;
他们穿得超级简单;
他们天天看我们所在城市的天气预报;
他们总是把我们的房间一遍遍打扫;
他们总是随身携带手机,怕我们来电;
…………”
我们以为的父母的生活,
跟他们实际的生活相差极大。
前段时间,有媒体做了两个调查。
第一个调查是:
春节你最担心的事是什么?
排在第一的回答是:
“担心子女过年不能回家。”
第二个调查是:
春节你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是什么?
排在第一的回答是:
“我今年春节不回家过年了。”
两个问题,一个答案。
北京市搞过一个展览,
这个展览由个瓶子组成,
每个瓶子里都装着一束白发,
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家”字。
这些白发是从名父母亲那里征集来的,
每个瓶子还附着他们的一句话:
“你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