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枝任香苏散加味治疗月经不调案 [复制链接]

1#
发现乳房肿物 http://www.ygylrq.com/zwwh/13333.html

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朋友们都会对自己出现月经不调这种疾病所困扰,月经不调的发生给患者带来的危害性也是比较多的,有可能还会导致大家出现失血性贫血,影响到正常的生育,所以说是需要及时治疗的,那么月经不调常见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些月经不调患者是因为精神受到挫折或压力而造成的,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非常重要。

2、多吃含有铁和滋补性的食物:如果女性的身体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也容易引发月经不调,因此,女性在平时也应合理的搭配饮食,避免过度减肥,多补充足够的铁质,以免发生缺铁性贫血。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女性朋友要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等,这些问题都会导致月经不调。因此,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样也很重要。

4、缓解精神压力:可从事一些全身运动,如游泳,跑步,每周进行一至二次,每次30分钟。

5、多食用一些有减压作用的菜肴:如香蕉、卷心菜、土豆、虾、巧克力、火腿、玉米、西红柿等。

6、防寒保暖凉:女性经期受寒,会使盆腔内的血管收缩,导致卵巢功能紊乱,可引起月经量过少,甚至闭经。

当前很多女性受到月经不调的影响。有些人量多,有些人量少。量多者多会患有低血糖、低血压等症状,而量少则会色淡、无血块,一般小腹疼痛。患者可以食用一些红糖、当归、白芍汤以养血止痛。一定要避免吃太热、太冰温度变化太大的食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中国大学MOOC诊断学选择题全 http://www.ganyinghuaa.com/gyhyyy/6696.html

导读:按摩照海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失眠、便秘、脚气、痛经、月经不调、疝气等。照海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照海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照海穴的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即:在我们脚上内踝骨下方的凹陷处,用手掐按或用皮肤针敲打不要出血。(原则就是不能用灸法)

穴位解剖:在胫骨后肌腱处;有胫后动、静脉分布;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

照海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跷脉。别名:阴跷穴,漏阴穴。

穴位含义: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

1、照海。照,照射也。海,大水也。该穴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本穴物质为水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比水形成为一个较大水域,水域平静如镜,较多地接收受天部照射的热能而大量蒸发水液,故名。

2、阴跷。阴跷,乃穴内气血有地部的经水和天部的阳气,气血特性体现了阴急而阳缓的阴跷脉特性,故名阴跷。3、漏阴。漏,漏失也。阴,阴水也。漏阴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漏失。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因受天部照射之热,经水气化蒸发如漏失一般,故名漏阴。4、足少阴阴跷脉之会,同照海名解。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及其蒸发的水气。运行规律:外来经水屯于穴内,气化之气上行天之天部。功能作用:吸热生气。

主治疾病:

1、急性扁桃体炎、慢性咽喉炎、咽喉干燥、目赤肿痛等五官热性病证。;2、神经衰弱、癔病、癫痫、失眠、惊恐不宁等精神、神志疾患;3、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阴挺、阴痒、小便频数等妇科病证;4、便秘、疝气、脚气、下肢痿痹等。

作用功效:滋阴清热,调经止痛。

临床应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尿道炎、肾炎、神经衰弱、癫痫、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穴位配伍:照海穴配列缺穴、天突穴、太冲穴、廉泉穴治咽喉病症;配神门穴、风池穴、三阴交穴治阴虚火旺之失眠症;配合谷穴、列缺穴,有滋阴清热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配中极穴、三阴交穴,有调经活血止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配肾俞、关元、三阴交主治月经不调。

疗法原则:热则点刺出血,寒则补之灸之。

针刺方法: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整个踝部。

艾灸方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按压照海穴治疗嗓子疼教师或者一些说话多的人,容易嗓子疼,甚至引起咽炎。喝点水固然管用,配合一些按摩可能效果更好。照海穴就可以缓解嗓子疼的症状。咽喉为肺胃所属:咽接食管,通于胃;喉接气管,通于肺。外感风热,肺胃实热等产生的热证,皆可引起咽喉肿痛。照海穴属足少阴肾经穴位,“照”意为照射,“海”意大水,“照海”合并,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生气作用,正好能缓解引发嗓子疼的热证。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就可以。时间也不易太长,5—10分钟即可。为了增强清咽利喉的效果,还可以配合按压列缺穴、太溪穴和天突穴等,几个穴位相互交替,避免因按压过量而造成皮肤、软组织损伤。

精品

TOP
3#
外耳道炎的治疗与预防 http://www.kaierlighting.com/syvx/9319.html

今天我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种生长在麦田里的杂草。虽然在农民的眼里都是杂草影响农作物,但它也有一定的价值,那就是麦瓶草。麦品是一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分布在云南、西藏和中国西北部。它主要生长在油菜籽和麦田里。小麦草比小麦高约60厘米,叶子细长。它有一头短短的头发,看起来很柔软,花朵很显眼,鲜红色很受欢迎。尤其是它的果实又圆又薄,就像瓶瓶罐罐的微缩版,非常漂亮。当然,它的名字(小麦瓶)也因其果实的外观而得名。

秋收后,农民将进行下一轮种植。小麦和油菜是最重要的作物。小麦烧瓶草也开始生长,它具有很强的抗寒性。它能安全度过寒冷的冰雪冬天。随着春季气温的升高,麦草变得越来越旺盛。它经常从小麦和油菜中获取营养,而这对小麦和油菜几乎没有影响。农民也有头痛的问题,所以他们通常会被移除。

据资料显示,麦草用于治疗痰、咳嗽、尿血和月经不调。它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药用植物。它可以在春季和夏季收集,清洗和干燥,并在不损害农作物的情况下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TOP
4#
中式传统刺客联盟文身图赏第 http://www.usniuyue.com/lhyrgsy/167925.html
治验:李某,女,23岁。月经每月推迟八九天或六七天不等,已年余。经色淡而量少,伴少腹胀满不适,夹有小量白带。望其面色*白不华,舌淡边有齿印,苔薄白,切其脉右寸阔大略浮,左寸滑短而浮,两关弦而略浮,两尺则带紧。此由上焦气机不宣,水道通调受阻,碍及肝脾两虚所致。治宜通利上焦,解郁理气。拟香苏散加味为治。方药:香附9克,苏叶9克,陈皮6克,生甘草3克,川楝子9克,大腹皮6克。水煎服。二诊:3剂后,腹胀减轻,半月后复诊,两尺脉已转缓,遂于前方加路路通9克,两头尖8克,以通其气血。三诊:又3剂后,月经转复正常。随访数月,经事按时而至。来源:刘果,唐旭东.从香苏散主治演变谈降气法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杂志,,45(6):19-20.注释:香苏散,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为:陈皮二两,香附四两,紫苏叶四两,炙甘草1两,粗末为散。每服三钱,水一盏,煎七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日三服。具有理气解表作用,主治四时瘟疫、伤寒。后世多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兼有气滞者。本例患者为气血郁滞所致的月经不调,而方中香附疏肝理气,既能入于气分,又能入于血分;紫苏叶宣肺降气,亦为妇科良药,两药合用,可理气行血。陈皮行气燥湿,甘草调和中气。加用大腹皮理气宽中,川楝子理气止痛。用治该例月经不调,正合病机。约言:凡气血不和,以气滞为主,症见情志不舒,胸脘痞闷,或外感风寒,或内伤饮食,或少腹?痛,或月经不调者,香苏散加味治之。杏林知秋

感谢捧场^_^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