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3%91%E5%8D%8E%E5%9B%BD/3725442?fr=aladdin淤血证候在我们生活中是比较常见的,经常会听到有人说:“你体内可能有淤血。”这样的话,随即列出了几个看似很有道理的辨别,例如指甲多为青紫色、嘴唇发绀等,然后购入一些丹参,三七粉服用,这些说法可对可不对,因为在临床上必须要审查得当才可以确定为“血瘀”,单纯看一些细微之处下断定过于武断了,那么今天我们就从医理上来讨论一下,常见的判断方法有哪些。
何为淤血?
在此之前,为了照顾“小白”读友的感受,我们先聊一下何为“淤血”这个话题,古人云:“血液循环不畅、溢出脉络之外即为淤”,这就成为了一种有害的物质,是各种症候的基础,古人对此的解释为“血赖气行,气赖血载”,尽管成因各有不同,但大多都会在某一个阶段出现“气血”运行不畅而表现出种种“瘀血”证,一般来说呢,“初伤在气,久患入血”,由气到血,所以,像局部出现的“肿胀刺痛”,“固定不移”,“面青唇瘀”,“肌肤甲错”,“瘀斑”,“舌紫口燥”,“脉涩”等表现便是如此。
淤血的危害
而它的危害我们大体上从部位上分析,瘀阻于心,可见心悸、胸闷心痛、口唇指甲青紫;瘀阻于肺,可见胸痛、咳血;瘀阻胃肠,可见呕血,大便色黑如漆;瘀阻于肝,可见胁痛痞块;瘀血攻心,可致发狂;瘀阻胞宫,可见少腹疼痛、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经色紫色成块,或见崩漏;瘀阻肢末,可成脱骨疽;瘀阻肢体肌肤局部,可见局部肿痛青紫。
如何判断血瘀证候?
那么如何判断呢?首先第一点,叫做“出血必瘀”,前人总结有“任何出血疾患都必留瘀”的说法,因为血液不循脉道,溢出脉外,无论“阳络伤”还是“阴络伤”都能导致出血,而血出之后就是不正常的产物,它可以留滞在“脏腑组织”或“经脉”之间,瘀滞越严重则出血越不止,相对应的,出血越不止则新血也越不生,这也是为什么有“宿瘀不化,脉络不宁”这种说法。
《血证论》中提到,“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瘀血”与“出血”是辩证的因果关系,瘀则必出,出则必瘀,通则不出,出则不通。
第二点为“久患必瘀”,在《素问》中说道,“患久入深,营卫之行涩,经络失疏”,患病过久的人,多表现为“营卫气血不和”,同样,气血生化无源,血液也就很容易“停瘀”,就像仲景在“五劳虚极羸瘦”之中,对于“内有干血”的情况,以“大黄蜇虫丸”这个方剂来缓中补虚以化瘀,所以可以这么说,有一分虚便多一分瘀,虚瘀交结,互为因果,会加剧症情。
第三点,“动静失调有瘀”,一般来说别的症候会出现活动加剧,静卧反而好转的现象,但往往“有淤”者会相反,因为“血液循环”是需要气的动力作用,血液又需要恒定地处在动的状态之中,就像这句话所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如果气的动力不足就会容易“凝瘀”,所以“动则好转,静则反剧”常常是“瘀血”辨证的一个标志。
第四点为“午后症情加重”,要知道,气属阳,血属阴,古人有“平且至日中,天之阳,以阳从阳,故气旺于上午;日中至黄昏,为天之阴,以阴从阴,故血旺于下午”的说法,也因为这点通常气虚者上午加剧,血瘀者下午增进。
《医林改错》中提到,“后半日发烧,前半夜更甚,此是血府血瘀”。
第五点为“经前症状加剧”,女子以血为体,以肝为先天,肝疏泄气血。情志抑郁,肝疏泄失职,就容易造成“停瘀”的情况,因此经前症候加剧,例如经前“腹痛”,“腰痛”,“浮肿”,“发热”等出现或加剧,可以从“淤血”来论。
第六为“自觉与他觉症候不符”,《金匮要略》提到“腹不满,其人言我满”。这就比较典型的说明了这一点,明明别人说你的腹部没有胀满,但自我感觉就是胀痛,与常情不同,这时候大多可以把原因归结于“内脏血瘀气滞”。
结合以上判断方法,再细细甄别,确定”淤血“证候也就不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