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不调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判断女性血瘀特征,又该怎样调理 [复制链接]

1#

在中医学的《内经》里,就曾详细的介绍过,关于血淤的症状。并且讲述了血淤产生的原因,以及病患的脉象和治疗方式。在中医的辨证学中,曾指出当女性的体内出现血液流通不顺畅的时候,便会有瘀血产生。特别是在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出现血脉阻塞情况的,往往是有血淤症状的人。

可以通过以下5个特征,来判断是否是血淤体质

1、面容:面部暗无光泽,并且有暗斑,唇色发暗,青紫色;黑眼圈比较严重;

2、舌头:舌面发青紫色,并且有瘀斑,在舌下有两条青筋发黑;

、心理:记忆力有明显的减退,反应迟缓,情绪烦躁;

4、身体:身体有些部位会莫名的出现刺痛,以及淤斑;并且会在头部,胸部,小腹,四肢等部位也出现疼痛。

5、月经:女性会有痛经,月经不调,甚至经闭的症状。

血淤体质为哪两种症状,如何调理?

当然,由于每个人生来的体质不一样,所以出现血淤的症状时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长斑,也会痛经;但有些人只会长斑,没有其他的特征。

引起血淤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气虚引发的血瘀,当气虚时无法推动血液流畅,发生血行淤滞,当然这种情况下,通常是因为久病气虚导致的。另一种是气滞引发的血瘀,就是由于气滞和血瘀同时引发的,通常都是先出现气滞,然后才导致的血液淤滞。

1、气虚血瘀

气虚而导致的血瘀,是因气虚无力运血,从而产生的血行瘀滞。患者的面色通常是晦暗色,少气无力,易疲倦,不喜说话,舌苔呈淡紫色,亦或有紫斑等症状。

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若元气虚,则不能到血管处,血管内无气,必然停留产生瘀滞,为气虚血瘀之症”。这也就是气虚血瘀的诊断依据。

在中医辩证学中,常论道,气血充沛方可推动全身血液流动畅通。如若,运行不畅通,则会产生因气血不足而导致无力运血,进而出现身体疲劳,心慌气短;此外,还会因为气血运行无力,导致人的皮肤下,出现瘀斑。

调理

饮食:应多进食补血补气的食物,如猪肝、红糖、红枣、桂圆等,千万不可食用辛辣性食物,比如辣椒、胡椒等。此外,气血虚的人群在平常的时候,要注意身体的保暖,少食冷冰;特别是经期时的女性,更要做好身体的保暖措施。

药物:在选择进补的药物时,最好要起到滋阴活血的作用,如红花、赤芍、当归、川穹等,都是活血滋阴的上好药材,红花可以活血,当归可以养血,赤芍可以活血化瘀,对于女性调理有一定的帮助。

2、气滞血瘀

气滞产生的血瘀,通常都是因为体内气行不通,导致的血瘀之症。患病之人,通常是易怒爱生气之人,或是外染风寒外,邪气入侵,久久难以消气,从而产生血气无法正常运行。

患病的人,会出现胸闷憋胀,流窜疼感。急火攻心时,会伴有刺痛感。女性通常会出现痛经,以及经血颜色发暗紫等症状。

调理

饮食:因气滞而导致血瘀的人群,适宜进补可有助于活血、行气的食物,如大豆、白萝卜、油菜等,此外,经常可以用玫瑰、茉莉泡茶饮用,有助于提高血液循环,减少血瘀的产生。另外需要注意饮食上要低盐低糖,少吃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少吃高油脂的食物。

药物:通常情况下,这种体质的人群,适宜进补活气、活血的药物,如当归、红枣、香附、郁金等,有助于提高血气的运行速度;对于有心理郁结之症的人,还应加以心理调节,并调配用疏肝理气等方面的药物,来加以调节,起到疗愈的作用。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瘀体质的人群也会变得越来越多,通常情况下,女性患者比较多;特别是进入中年期的女性,经常喜欢发脾气,动怒,久而久之,就会产生血瘀的症结。此外在平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饮食上的调理,少吃辛辣,油腻食物,多吃高纤维,易消化食物。

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避免长时间久坐、久站,进行适量的运动;应选择以慢跑、散步、瑜伽等缓慢的运动方式。此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心理建设工作,不要轻易的生气动怒,要学会自我调节、自我开导;减少负面情绪的积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